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且隋 玄武季 > 第293章 集薄与献寿之礼(第1页)

第293章 集薄与献寿之礼(第1页)

各郡在大朝会上呈报的集簿,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三项,户口,垦田,钱谷出入。

这些,不仅是皇帝了解地方财政状况的依据,也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财政调度的依据。

调剂!转移!平衡!

这都是朝廷以后全国财政政策制定的要素。

可这都涉及地方郡州的贴身利益,所以集薄的数据务必要求准确。

这里面,就多少会有关于水分的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注水!

“……十年十月末。辽东郡共输入流民四百五十五万口,辽东城五十万口,新城三十万口,安市城三十万口……”

是呀,明面上辽东辽西官方有正式编户的流入人口的确就这么多!

可,实际上呢?

至少阿布收到的实际数字,早就远远超出了这个数!

并且,大隋的叛乱剿匪运动一日不停,输入东北地的流民就会一日不止,持续增加。

现在闹匪的官员已经发现,流民实边策实在当今最高大上的善政妙计!

人口是少了,租庸调额度自然就低了!

这可是国家认可的人口自然减退!

而最大的直接好处,是由于流民的大量外流,当地的匪患因为缺乏可靠的流量加持,越来越不成势!

好多股匪患,最后因为实在是聚集不到足够的人马,最后黯然崩解!

人少,扛不住官府的轻微打击。

不抗揍啊!

这让地方官们,大呼流民实边是千古善政!

辽东杨继勇,是解官倒悬的善人,亲人,兄弟!

老,老,老好人!

所以,那些深受好处的郡令,还因此常常给辽东郡杨继勇去信,都是感谢信!

附带着,还送些大量的土特产!

要搞好关系啊,这关系关键时刻救命啊!

有叛匪,宝宝再也不怕了!

捉,送,匪!

皇帝喜欢,我也喜欢,大家都喜欢!

“……引入边民,吾郡重新编户造册,选其宜婚者合家,共新合户……。五月始,各州遣民开荒,又复耕伪高句丽熟田……亩……“

“……又因错过播种期,几无收获。还请陛下调十一年粮秣种子……”

这一段,就是向皇帝表达,辽东郡在新归土地上干了多少事,垦了多少亩地,数量的确很大。

然,因为错过播种期限,加上东北一年一熟,还无产出,继续需要朝廷在来年就口粮、种子、牲口等给与支援,数字精确到斤、只!

这里面,有水分不?

当——然——有!

东北那地方,是无霜期短!

可是现在有了玉米、土豆、花生等这些生长期短的种子,怎么可能颗粒无收,或者挨饿呢?

朝廷愿意,阿布、粟末人不愿意!

东北聚集点人气,容易吗?得无偿尽量保护!

私人、商业机构、寺庙、道观……全都被粟末政府在后面发动起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