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国时间7年3月26日的清晨,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长安城巍峨的城墙上。经过数日的休整,李明的大军已经整装待发,士气如虹,准备向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市进发。他们的目标,正是盘踞在此、手握重兵的董卓。
董卓在长安城内,自从得知李明大败诸侯联军的消息后,心中便五味杂陈。他既惊讶于李明的军事才能,又担忧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为了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董卓决定召集他最信任的谋士——李儒前来议事。
“儒儿,你可曾听闻李明大败诸侯联军的消息?”董卓坐在宽敞的大厅中,手中紧握着一杯热茶,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焦虑。
李儒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拱手答道:“回禀主公,儒已有所耳闻。李明此人,确非常人所能及。此番他能击败诸侯联军,足见其军事才能和麾下将士的勇猛。”
董卓点了点头,眉头紧锁:“吾亦知此。然则,如今李明大军压境,吾等当如何应对?是坚守长安,与之决一死战,还是放弃此地,继续向凉州迁徙?”
李儒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他深知,长安虽繁华,但亦是四战之地,难以久守。而凉州则地广人稀,易于割据一方。然而,他更明白董卓对于长安的眷恋和对于权力的渴望。
“主公,儒以为,坚守长安并非上策。”李儒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李明大军士气正盛,且兵强马壮。若与之硬碰硬,恐难有胜算。至于迁徙凉州,虽可暂避锋芒,但亦需承担失去根基、人心涣散之风险。”
董卓闻言,脸色微变:“那依儒之见,吾等当如何是好?”
李儒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主公勿急。儒有一计,或可化解此危机。”
董卓闻言,精神一振:“儒儿速速道来。”
李儒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策娓娓道来:“主公可派使者前往李明军中,诈称愿意归顺,并献上长安城作为投名状。待李明大军入城后,主公再暗中联络城中忠于您的将士,里应外合,一举将其歼灭。”
董卓听后,面露喜色:“此计甚妙!若事成,吾等不仅可保长安不失,还能趁机消灭李明这股心腹大患。”
然而,李儒却并未显得过于乐观:“主公还需谨慎行事。此计虽妙,但亦需诸多变数配合。若有一环出错,便可能满盘皆输。”
董卓点头表示赞同:“儒儿所言极是。吾等当齐心协力,共谋大事。”
于是,一场围绕着长安城的较量悄然展开。董卓和李儒在暗中筹谋着他们的计划,而李明则率领着大军步步紧逼。在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较量中,谁能笑到最后,尚未可知。但无论如何,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神国时间7年3月28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仿佛连大自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历史转折而欢歌。李明,这位威名赫赫的将领,率领着他那如潮水般的气势磅礴的大军,正浩浩荡荡地向着古都长安进发。他们的步伐坚定,目光如炬,似乎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就在大军距离长安城不远的地方,前方忽然出现了一队人马,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旗帜飘扬,显得异常庄重。为首之人,正是董卓麾下的智囊——李儒。他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面容沉静,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李明见状,立刻下令大军暂停前进,然后亲自走上前去迎接李儒。他身着战甲,手持长枪,英姿飒爽,仿佛战神降临。只见李儒快步走到李明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恭敬地说道:“在下李儒,奉董太师之命特来晋见李明大人!愿大人福寿安康,武运昌隆!”
李明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李儒起身。他仔细打量着这位董卓的得力助手,发现李儒虽然面容谦恭,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李明心中暗自戒备,但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微笑着将李儒引入自己的营帐之中。
双方分宾主落座后,李儒开始侃侃而谈:“此次前来,实则是董太师有感于天下大势,欲投靠李明大人,共谋大业。太师深知大人英明神武,定能引领我等走向辉煌。因此,他愿意为大人效犬马之劳,共保这天下太平。”
李明听后,心中暗自思忖。董卓此人虽然残暴不仁,但他的实力却不容小觑。此时他前来投靠,倒也并非坏事。若能将其收服,无疑能大大增强自己的实力。于是,李明笑着对李儒说道:“既然董太师有此诚意,本将军自然不会拒绝。日后还望太师能与我齐心协力,共同为这天下苍生谋福祉。”
李儒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再次躬身道谢,然后说道:“大人英明!太师得知此消息后,定会欣喜不已。在下这就回去向太师禀报,相信不久之后,太师便会亲自前来拜见大人。”
李明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令人取来一箱金银珠宝赏赐给李儒。他说道:“这是本将军的一点心意,请李先生务必收下。”李儒连忙再次躬身道谢,收下赏赐后,便向李明告辞离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