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汉烈侯 > 第212章 我家郎君天下无双(第3页)

第212章 我家郎君天下无双(第3页)

“嗯嗯,妾身扫榻以待君归来。”

一场大雨下了七八天,浇掉困扰长安城的工地扬尘麻烦,雨过天晴,长安城的大工地也变成个大泥塘,民夫们踩着烂泥和沙拌水泥。

韩安国不太满意:“城墙改建的速度太慢了,这样拖延下去三年很难完成计划。”

马车的对面,曹时静静的欣赏风景。

韩安国转过目光道:“不知君侯有什么办法提高效率,继续拖延下去空耗国帑,在下的压力也很大。”

“少府别担心,民夫们的积极性还可以,继续催促只会伤到民心。”

“给粮食怎么样?”

“二十万民夫吃喝用度不少,给粮食那得多少,不划算的。”

“您以前不是也给过粮食?”

“那是特殊情况,急着造出赛马场不给甜头不行,用过这一招就没在继续,给的粮食太多会影响服徭役的积极性,把百姓养奸猾了伸手要粮食,不然就在徭役里混日子,谁吃罪的起?”

韩安国傻眼了:“那您当初还用。”

“都怪当初太冲动,谨慎点就可以避免掉的,搞那么多民夫吃粮干活的确不太好,过两日廷议时你提一嘴,把这个口子给堵住,免得人人效仿惹出祸患。”

“这样有点不合适吧?”

“除非义务徭役制度被废除,否则给粮募丁壮的路就走不通,继续走下去只会动摇现有制度,汉家还没有强大到天下无敌,徭役与军役息息相关,一旦动摇后果不堪设想,我是发现的早才告诉你,如果你觉得无所谓大可以放心大胆的用,出了差错可别赖我。”

曹时一脸无所谓,韩安国反而怕了,他不晓得是不是曹时给他挖的坑,万一硬着头皮坚决搞下去,他就要为此负全责。

不搞又不甘心。

“怎么办?”

韩安国要为急着赶工程而头疼,更让他头疼的是摸不清对面的小年轻到底是什么念头,到底是真的一概不知,还是在假装不知道,暗地里挖坑等着他跳。

曹时认为这是幸福的烦恼,有事情可忙比他这个大闲人要幸福的多,起码人生是充实的。

他是不会说自己挖了个大坑给后来人跳,用工的难题很符合他的心意,他要让韩安国明白少府的宝座没那么好坐,随便来个阿猫阿狗都可以摘桃子,岂不是显得他太没用了。

雇工制是几经思考放出来的,往大里说是从小农社会转型到工商社会的标志,往小了说可以解决劝农桑,兴工商之间两难平衡的顽疾,利用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解决用工难的麻烦,既可以消耗掉大量的陈粮,还能够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些像另类的退税。

理论上来讲,雇工制的成熟可以有效促进工商业发展,得以迅速催生出资本主义的花骨朵,但理论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受到文化风俗、政治制度、人文思想等多方面影响,以大汉帝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雇工制会影响到以农为本的小农经济社会,更进一步动摇耕战精神,军功爵名田制的基础。

历史证明,在成熟稳定的社会制度中,丰富的社会资源供给让人们迅速富裕起来,直接导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进一步带来城镇人口增长,知识普及率逐步提高,有钱有粮有知识的百姓们胃口会越来越大,通常整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提高,各种社会矛盾纷纷隐现。

但雇工制的出现会加快整个流程,让本不够成熟的文明迅速被催熟,就像激素刺激婴幼儿快速生长,可若是激素太多会让幼儿提前发育,刺激过度更像一味毒药。

当初,曹时也没有考虑清楚,只觉得很实用,可以惠及百姓。

实际操作带来的隐忧逐步体现出来,让他有心在刚萌芽的雇工制上泼凉水,恰好朝廷里党争进入白热化,把心思都放在对付丞相与太皇太后,好不容易大胜而归也付出了辞去少府改任车骑将军的代价。

曹时的离开,导致少府里酝酿诸多计划停掉一大半,新上任的韩安国大刀阔斧的搞起拆城墙扩长安的新城扩建计划,轰轰烈烈的基础设施大跃进,忙活大半年搞的有声有色,雇工制自然而然被抛到故纸堆里无人问津。

民夫们虽然有怨言,可是他们总不能要求新任少府萧规曹随继续发粮食,每个民夫按照汉律服一个月义务徭役,少府韩安国提供20万民夫的食宿安排,不敢说比曹时做的更好,起码不会让人挑到错处,民夫们哪里还有脸再要粮食,那就有点太不知趣了。

韩安国挑开布帘怅然若失。

曹时呵呵一笑:“别太担心,你只需稍施手段,提高一两成效率不在话下。”(未完待续

ps:月票过100票了,照例今天是3更。感谢[莲月祭祀]哀、▲待一季花开、洛凡禄打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