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一,想着有新衣服穿有糖吃,小孩子们早早起来在街上玩闹,按照这边的习俗给长辈们拜年。一大群孩子们穿梭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地拜年,现在糖是稀罕东西,给孩子们准备的通常是一小把瓜子或者花生,这还是他们自己会种些才有的,即使是不值什么钱的花生,孩子们也高兴的很,远远的就能听到他们的笑死。
程林也是一早就提着他提前准备好的东西上门了,包括麦乳精、几个水果罐头、一瓶酒和一条烟,蒋月不觉得有什么,但在其他人眼里都是稀罕东西。大嫂已经笑的合不拢嘴了,虽然这些东西不会给她,都是婆婆收起来的,但老两口疼孩子,自然不会少了他们家两个小的的。
王春芳将刚结婚的小夫妻安排在堂屋坐着,自己带着儿媳妇去厨房忙活了,看着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蒋月捏了捏程林的脸,故作生气道,“家里存折不是都上交给我了吗?钱是哪来的你不会是藏私房钱钱了吧。”
程林知道媳妇是装的,虽然媳妇这个样子很可爱,但他还是赶紧解释道,“媳妇儿,哪能呢,这是我提前准备好的,家里的钱都在你手里,我还得等着你给我发零花钱呢,哪敢藏私房钱啊。”
听着程林的话,蒋月憋不住笑了,故作骄傲道,“行了,你自己知道就好。”
中午,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午餐。蒋月看着眼前已经生活了半年的屋子,它墙面斑驳,屋里的东西也是半新不旧的,它不如自己前世的房子新,也不如前世的房子大,但它干净整洁,最重要的是这间屋子里住了家人,在这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心里无比满足。她知道,未来的日子也许还会有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有家人的陪伴,她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饭后,蒋月帮着王春芳收拾了碗筷。大嫂又拉着她聊了会儿天,询问着城里的事情。她知道大嫂是想问她明年离开后工作打算怎么办她想着到时候把工作给大哥,虽然不能在宣传部,但进车间当工人也是很好的,现在这时候村里谁家能出个工人,出门都昂首挺胸,倍有面子。
蒋月想着提前将这件事告诉大嫂也不错,正好过年也让她高兴高兴。
“嫂子,明年下半年我就要去川省了,工作也带不走,我想着到时候把这个工作换给我哥,不过我哥初中毕业肯定是进不了宣传部的,不过当个车间工人是没问题的。”张桂兰听着小姑子的话高兴的不得了,自从小姑子说要结婚随军,她就一直惦记着这个工作,怕到时候她将工作卖出去,但又不好意思提,现在好了,小姑子主动说了,明年他们家卫国也是城里的工人了。
王春芳在旁边听着没说话,闺女年前就和她说过这件事,在她看来这么好的工作卖出去价钱肯定不低,多的是城里孩子不想下乡愿意花钱的。
可是闺女说以后她离得他们老两口远了,有什么事情还是得靠儿子儿媳妇,没必要因为这么点钱和儿媳妇产生隔阂,况且他们兄妹感情好,她也愿意把工作给卫国。王春芳也就没再说什么了,毕竟她心疼闺女,但儿子也是亲生的,孩子们能过得好点,她也高兴。
王春芳现在就担心大闺女了,离得那么远,也不知道日子过得怎么样?她也就刚生下来时去看大闺女,见过一次大外孙,也不知道明天回来会不会带着孩子。
傍晚,程林带着蒋月去村头散步,夕阳西下,他们肩并着肩,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夜晚明亮的星星高高的悬挂在天空中,蒋月和程林仰头看着星星,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回到家中,蒋月发现王春芳已经铺好了床铺,她和妈妈道谢后,钻进了温暖的被窝。
在这温馨的小屋里,他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初二这天,按照习俗是回娘家的日子。天还没亮,王春芳就已经起床收拾了,她对着镜子仔仔细细地梳着头发,小心的将自己的白发藏起来,还特意穿上了新衣服。蒋月也早早地起了床,帮着妈妈做饭。吃过早饭,除了孩子们跑出去疯玩,一家人都留在家里,等着蒋英回来。
王春芳是最期待的,一会儿就要抬头看看门口,就连蒋铁柱都感觉到老妻的急切期待了,“英子一会儿就回来了,她家离得那么远,一早上就收拾好出发过来也得十点,你在这着急有什么用?”
王春芳听着就不高兴了,“我一年多没怎么见闺女还不能着急了,你别在这扫兴。”
蒋铁柱不敢再反驳正在兴头上的妻子,于是默默坐到门口抽起了烟,他舍不得抽女婿带给他的好烟,只抽平时自己卷的烟。
果不其然,上午十点多,蒋英带着丈夫张丰收和刚刚一岁多的孩子进了家门。蒋月第一次见到了原主记忆里的大姐,嫁人生子后的大姐面容沧桑了不少,但依旧如同记忆里一般笑容满面。大姐的孩子已经会走路了,虎头虎脑的,十分可爱。
张家条件和蒋家差不多,当年两人谈上了对象,王春芳原本是不愿意的,觉得离得有点远,有个什么事情也不方便去给闺女出头,但看蒋英是真心喜欢,张丰收为人也踏实肯干,这才应下这门婚事。
蒋英结婚这些年,虽然婆婆不太好相与,但是男人向着她,有什么事情也总是帮着分担,她还是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的。
虽然不能常回家来看看,但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双方还是会托人传个口信的,因此蒋英也知道妹妹结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