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段对话,看似没有问题,但在王烁的设计中,只有运行超过反应超过三秒钟的时候,零才会自觉报出运行步骤,并进行确认。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掩盖零的反应时间,给人以流畅的感觉。
所以实际上最好的结果应该是,在王烁下达命令后,零直接反问确认权限,声纹和图像的识别都在后台进行默认运行。
更好的结果应该是,零直接在后台确认了王烁的身份,当然,这需要强有力的硬件基础保障。
不过想想零占用的资源,还有机房那几台可怜的服务器资源,王烁又摇了摇脑袋。
对于智能核心来说,现在的硅基计算机体系实在是太落后了,其由复杂电子线路组成的芯片、相比较而言超远的电子间行程、材料性质的差异、电子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都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耗。
而基础科技的短板又直接决定了计算机技术的上限,别说王烁了,就算把人影放在这里,他也无法在一个硅晶组成的传统计算机系统里面创造出一个完全自主的智能程序。
王烁现在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利用自己还在完善中的新型代码不断压榨硅基计算机的极限,然后再利用硬件的不断堆叠计算机性能,使其支撑零达到无限接近真正人工智能的水准。
其实在王烁看来,零的出现,其上限其实已经达到了传统硅基电子计算机的极限,而且这还只是初级的智能核心。
硅基电子计算机从诞生起,它的结构就注定了不可能在这个平台上产生真正的智能,只能是无限于接近智能的伪智能程序。
虽然和智能程序很接近了,但假的终究是假的。
再往上,就不是古老的硅基电子计算机所能承载的了,人类发展史上发展最快的科技,也是最大的功臣,终将迎来最辉煌的谢幕。
这个时间,有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
“下一代计算机啊。”王烁突然对下一代计算机的能力和结构充满了好奇,不用想,这又是眼高手低症犯了,但是,即便现在自己还做不出来下一代计算机,但起码也能了解了解过过瘾不是?
而且要是真的给零换上新一代计算机载体,那零的性能该变态道什么程度?似乎……很值得期待啊。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
下一代计算机的理论和制造方式,无疑是很有价值的,只是,如果单纯的为了观赏的话,这个价值到底值不值得王烁冒险进行醍醐大贯顶获取数据?
按照王烁的推算,如果设计下一代计算机的数据量,或者王烁胡思乱想没有控制住瞬时传输量导致超过了大脑宕机,他极就有可能变成一个白痴,或者连变成白痴的机会都没有。
王烁看着眼前的屏幕,咬着牙有些犹豫。
“干了!”
思虑再三,王烁决定拼死一搏,要是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冒,他以后还能做什么事情?
而且只要自己及时切断传输,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零,记录当前时间。如果超过二十四……不,三十六个小时我还没有清醒,就拨打120,告知我昏迷的状况及地址,让他们把我拉走。”
“备忘录已更新,先生。”
交代好了后事,王烁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放在沙发扶手旁,然后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在沙发上,轻轻闭上眼睛。
醍醐灌顶,发动!
喜欢黑科技:我继承了全宇宙科技遗产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黑科技:我继承了全宇宙科技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