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八十年代白月光作者素昧平生 > 15甜丝丝修(第3页)

15甜丝丝修(第3页)

覃兰的女儿叫孙芝芝,她疑惑地问:“堂姐,你怎么在这里?”

孙淼淼看着孙芝芝,有些意外,她很久没有见到这个堂妹了。孙淼淼的大伯在县里工作,混了个挺不错的职位,夫妻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除了养小姑之外,孙芝芝就是村里姑娘们羡慕的另一个对象。从小不用愁念书,每年都有新衣服穿。

孙淼淼反问孙芝芝怎么在这里,赵芝芝顿时支支吾吾,这时候火车站走出来一个男青年,他望了一圈看到这边,竟然往这边走来了。

孙芝芝立即把孙淼淼拉到一旁,不许她转过脸来。自己这个堂姐从小长了一张狐狸精脸,只要是男的都很容易被她勾引。孙芝芝听说老孙家给小姑办喜酒,有个男知青喝醉了向她表白!

孙芝芝推了孙淼淼一把:“堂姐,你一定还有别的事吧,别管我了!”

孙淼淼看了眼那个男青年,有点眼熟,不就是黄阿姨的儿子小何吗?他估计在黄阿姨,找不到想来问问孙淼淼。孙淼淼遥遥地指了个方向,他就点点头回到候车厅了。

回去的路上,赵巧莲问女儿,“孙芝芝没发现什么吧?”

孙淼淼摇摇头,“看来没有。”

心思全都落在了黄阿姨的儿子身上,根本顾不上她了。她碰了碰赵巧莲,“没事妈,我们正大光明,用不着一直躲他们。”

十点多一些,孙淼淼跑了一趟工商局,用户籍登记了个体户经营。现在身份证制度还没有推行,到公家办事基本要户口本。她庆幸赵巧莲年初就跟老孙家分了,否则户口本捏在万红英手里,想登记个体户就难了。

因为他们是流动摊点,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租赁店铺、承包食堂),孙淼淼只获得了每天十斤猪肉、十斤粮食蔬菜的指标,聊胜于无。她把这几天的收入算了算,交了一笔税。

按理说孙淼淼这种情况算投机倒把,但今年刚刚允许农村经济自由,个体户纷纷弃暗投明来工商局登记,工商局弄得焦头烂额。政策当头,国家要鼓励个体经济,他们没办法一个个去深究个体户们的过往历史。

赵巧莲则是去集市收了商贩们的猪脚,今天猪脚卖得不错,送了三十斤卖完了二十二斤,剩下的猪脚她都收了回去,即便商贩很愿意半价买下它们。虽然赵巧莲觉得不卖钱太浪费了,但女儿提前告诉了她一定要收回来。

赵巧莲带着刘迎珍,在火车站汇合。她数了数今天的钱,她们今天一共挣了五十五块,赵巧莲分了十六块五给刘迎珍。

刘迎珍哇了一声,紧张地捏了捏钱,她好像从来都没见过那么多钱,过了一会她一点点地把拳头长开。

她忽然把钱塞进了赵巧莲兜里,还从自己兜里掏出了一把钱,“莲、莲婶,给你钱,攒下,买单车。”

赵巧莲摸了摸刘迎珍的头,觉得她好乖,好省心。这几天什么苦活累活,刘迎珍都干,连偷懒都不懂得偷。带出来的小板凳都没坐热过。难怪刘大爷夫妻那么稀罕她。

她的脸长得白白嫩嫩,跟孙淼淼站在一起就像一对姐妹花似的。不说话的时候干净又讨人喜欢。

赵巧莲忽然懂了黄阿姨今天又来跟孙淼淼聊天的缘故,敢情她亲闺女指望不上了,但是又惦记上了她另一个“闺女”。

可惜就是傻了点。

赵巧莲的心思立即被赚到钱的喜悦占据得满满,连让她忐忑的孙芝芝都不重要了。

要是天天这么挣下去,岂不是很快就能盖得起新房子了吗?

路过县城的时候,孙淼淼想起家里的柴火没了,顺便买了几把回去。赵巧莲看着守在路边卖柴火的农村汉子,一个星期前她和这些人一样在卖柴火,要从早上守到晚上才挣得到一块钱,有时候还不一定卖得掉。

以前让她掏钱买柴火,她是打死也不会乐意的。这种东西山上一大把,不要钱,为什么要浪费钱买它?

但她现在乐呵呵地看着女儿掏了一块钱,买了两百斤柴,用皮筋紧紧地绑在了车上。赵巧莲嘴巴上说着“别买啦,妈过几天去山上砍点回来。”

可是到底见到她把柴火绑在车上,心里又甜甜的,闺女懂得疼人。

孙淼淼问赵巧莲,“踩不踩得动,要不我跟迎珍分担一点?”

迎珍的单车装着几只大桶,还载着人,不方便装柴火。赵巧莲响亮地回答,“没事,再加上一百斤都行!这点活不算什么。”

她以前从山里背着一百柴走到县城都走得动,何况是绑在单车上运回去?这点体力活对赵巧莲来说不算什么,她已经习惯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