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虎冯河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暴虎:空手搏虎:冯(音pínɡ平)河:徒步过河。
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以后,生活腐朽、荒淫,打击贤才,重用坏人,把国家弄得濒临危亡。面对这种情况,统治阶级内部有些稍有点政治远见的人,也感到既痛心又恐惧。当时,有一位贵族便把自己的这种心情,用诗歌倾吐了出来,写成了《小旻》这首诗。全诗六章共四十八句。第一、二章写周幽王任用坏人,实行错误的政策和策略,政权眼看就要崩溃了;第三章写朝廷当权者腐败无能,无益于治好国家;第四章写朝廷背弃先王,只会听信浅薄的主张,很难成事兴业;第五章点出天下是有贤明的人才,能治理国家,但周幽王不任用他们;第六章借喻自然事物,指出国家危亡在旦夕,心里十分恐惧。
这首诗的第六章是: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人:人们;其一:指暴虎、冯河;其他:借指**危亡;战战:颤抖;兢兢:小心翼翼的样子;履:走。
这章诗的大意是:人们只知道赤手空拳去搏虎、徒步过河是危险的事,但是却不知道国家已经危在旦夕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常常想起来就怕得发抖,就象走到了万丈深渊的边沿,就象在薄薄的冰层上行走一样啊!
后来,人们把“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这两句诗,简化为“暴虎冯河”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有
勇无谋,冒险行事。
髀肉复生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髀(音bì避):股部,大腿。
公元201年,曹操亲自率兵讨伐刚刚脱离袁绍的刘备,几经追杀,刘备逃到荆州,投靠刘表。在客居荆州的几年里,刘备虽然没有打什么仗,却得了诸葛亮,正为以后的发展积极地筹划着。
有一次,刘备在刘表家赴宴,在上厕所的时候,猛然间,看见自己大腿上的肌肉又长厚多了,联想到年华过得真快,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还毫无成就,不禁感慨得流下眼泪。从厕所回来后,刘表见他面有泪痕,觉得奇怪,就问他这是为什么。刘备惆怅地说:“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意思是说:我过去行军打仗,经常身体不离马鞍,所以大腿上的肉,都消磨没了;这几年不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多了。年月过得真快啊,衰老眼看就要到来,而我还没有建立起一些功业,因此感到很悲伤。
刘表手下的一些人,本来就对刘备留居荆州有戒心,这一来疑心就更大了。一天,刘表又设宴招待刘备。刘表的两员大将蔡瑁和蒯越,就想利用这个宴会,干掉刘备。刘备察觉这个阴谋以后,假装上厕所,骑上他的“的卢”马,悄悄地逃了出来。哪知在过襄阳(当时荆州的首府,与刘备驻扎的樊城隔汉水相望)城西的檀溪里,掉进水里,水虽不深,但也爬不出来。刘备十分焦急,连连地拍打着马说:“的卢,的卢,今天太危险了,可要努力呀!”说话间,只见的卢向前一跳,跳出三丈多远,这才过了檀溪,逃得性命。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引出“髀肉复生”这个成语,比喻不甘虚度光阴,要有所作为。
鞭长莫及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
公元前594年,楚庄王在位以后,楚国日渐强起来。有一次,楚庄王派大夫申舟去访问齐国。申舟自以为楚
国很强大,鄙视宋国,路过宋国国境时,竟不肯向宋国打招呼。宋国把这看成是一种侮辱,便把申舟抓来杀了。楚庄王一气之下,便率军围攻宋国的京城。
宋国抵挡不住,便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去求援,晋景公正准备出兵救宋,大臣伯宗却劝阻说:“我们可不能出兵啊!古人说过:‘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意思是说:马鞭子虽长,不能用来打马腹,因为马腹不是打的地方)。晋国虽然强大,但是楚国不是现在晋国所要攻击的对象。”接着,伯宗就建议不出兵,但可派一使者到宋国去,给他们一个口头上的声援,勉励宋国不要向楚国屈服。晋景公听了伯宗的劝说,打消了派兵救宋的念头。
宋国与楚国双方坚持打了几个月之后,宋国终因无外援不是楚国的对手,而脱离了晋国,归附了楚国。从此以后,楚国更加强大,终于成为齐桓,晋文之后,又一个中原霸主。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就引出“鞭长莫及”这个成语,比喻虽是要办之事,但力量达不到。
八面威风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
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时朱元璋已经领兵攻下安徽和阳,准备继续南下。
在过年那天,他与大将徐达同乘一条小船,从长江北岸渡过长江。船主是一对老夫妻,船夫知道船上坐着的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便高声喊着号子向他庆贺说:“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
朱元璋明白这是祝贺帝王的话,心里非常高兴,便和徐达轻轻地踢着脚,互相表达庆贺之意。
后来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了明朝,他成为历史上闻名的皇帝明太祖。
明太祖找到当年的船夫,给了他封赏,又将他那只小船涂上朱红颜色,表示有功。
拔山举鼎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力强气壮。
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人。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据说,项羽二十二、岁时,身体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二十四岁开始,奋战了八年,最后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自刎前,在四面楚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叫骓的名马,慨然吟叹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