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清明上河图图片 > 第一百五十九章(第1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第1页)

赵桓此语,所用的语气极是平常,听在场中各人的耳中,却是振聋发聩,如受雷击。汉人失去燕云十六州久矣,宋朝诸帝才具平常,性格且又懦弱,开国的太祖太宗还有过收复燕云的打算,稍有挫跌后,立刻放弃,自真宗后,只求能守土平安即可。

而此时此刻,赵桓以被俘逃脱之身,几年经营,不但此时要尽复当年所失故土,歼灭蛮夷凶顽,而且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且以诸人对他的了解,眼前这位陛下,必定不会以收复十六州为满足,势必还要大举进军,一举灭掉金国,以绝后患方可。

想到这里,各人无不心神激荡,怀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心思,向着赵桓猛然躬身,答道:“臣等必定辅助陛下,扫荡河北,克复燕云。”

“好,这样最好。”

赵桓满意一笑,又道:“朕便不必亲征添乱了,数次亲征,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今大军鼎盛,军容威武,必定可以获胜,请诸位相公安排,朕设酒为三军壮行便是。”

历来军队出征,皇帝必定会赐物,赐酒,这也是应有之意。赵桓帝王身份,亲至太原军中设酒壮行,已经对士气有着极大的提升,河北已经没有事关全局气运的大战,只是以优势兵力,横扫过去,皇帝亲征于否,亦是并不关系大局。当下各人俯身称是,又讨论得出征细务,便是各自告辞而出。

赵桓一路奔波,原本极是疲惫,议政一天,眼看窗外夕阳照映,金光映射。精神却觉爽利。当下站起身来,长长伸个懒腰,笑道:“朕议了一天的事,委实劳乏,不如出去走走到能消解些疲惫。”

他身边带得都是殿直侍卫。并没有内侍宦官,听得皇帝要出行宫散步,却也都没有什么话说,当即便有人禀明殿帅折彦适,让他去安排关防。

折彦适匆匆赶至。见赵桓兴致勃勃,原本心里颇是觉得皇帝多事,一心想劝说赵桓息事宁人的心思,只得又收了回去。他原是提举皇城司,殿前都虞候,赵桓将整个宫室安危都交在他手中,此次御驾出巡,关防重任自然也是他的责任。御驾刚至,很多地方还需得重新布置,偏生皇帝不省事。竟是突然想起出去游玩!却真教他有苦说不出来。

看到折彦适满脸苦像,赵桓笑问道:“怎么,殿前大将军不乐意了?”

折彦适连忙低头,答道:“臣怎敢。只是在想关防的事。一时失神,请陛下恕罪。”

赵桓洒然一笑,走近他身边。拍拍他肩头,笑道:“太原城附近全是驻军,百姓极少,而且费伦的行人司早就尽派精英至此,一则是核查关防,二来也防止金兵细作。再加上虞允文等人做事精细,知道朕来,必定会早期准备,有这么几样。还耽心什么关防?”

折彦适低头想了一回,也知道皇帝所言甚是有理。当下也是一笑,答道:“是臣太过多虑了一些。”

按着宋人习惯,原本在下午三点左右,就吃午饭,然后至夜后吃点小吃,不再吃饭。因为军情紧急,赵桓召集群臣将军会议,由早至晚,此时已经大概是傍晚五六点地当口,仍然是水米未进,赵桓饥肠瑭辕,当下也不多说,带着折彦适与十几个护卫换过便服,便由后门出得转运司衙门的庭院,几个打头的侍卫探头探脑一番,眼见没有碍眼的人物,嗯哨一声,十余人迅速出得后院小巷,融入了街道上的人群之中。

这太原城此时确实如赵桓所言,满眼看过去,来来往往乱转地人群中,十个有八个到是身着戎装的军人,甚至有不少副将级以上的军官,肩带辉煌,带着卫兵从人,在城中四处游走。而那些不着军装的,只怕还有更高级的军官,换过常人衣服,出来消闲。

虽然都知道皇帝车驾已至,大战在即,偏生在这个时候,所有地准备功夫已经做足,各人都是满脸战意,一腔热血,只是正式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满身的力气都没处使去,且又闲着没事,只得都跑来这太原城内闲转。

偏生此时城中又不比当年,虽然屡受兵火战乱之灾,这一番重建功夫却是了得,百万民供修筑起城池内部,朝廷又深知太原要紧,除了迁回原本的居民外,又格外多迁富户官员和武将世家至此居住,两年功夫不到,城中四处繁华热闹,熙熙攘攘人群稠密,不但大复旧观甚至还强过当年景象,军人们平时驻扎在边关险隘,很少能到城市,此时在城中吃喝游玩,正是大战前放松精神,只要不触犯军纪,却也没有人来多管。

赵桓一路行来,只见得行人不绝于途,酒招客栈更是密集如林,各式新奇货物,珍奇果鲜,珠宝古玩,西域和海外诸国的货物,林林总总,星罗棋布。

宋朝商业之发达,在太原这样一个军事重镇,仍然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再想想杭州、泉州、广州等商业沿海城市,那种繁富发达,后人又岂能想见其万一?光是泉州一地,去年来往有记录的商船数量,足足超过了二十万次,千年之后,这个城市又能恢复当年万一之光彩?

赵桓并没有刻意的去改大贸易力度,或是开发殖民海外,在这个时代,太严重的入超,只能使得海外诸国经济崩溃,杀鸡取卵,而以现在的航海技术和医疗条件,殖民海外所失远大于得,太划不来。

只要宋朝能打败北方游牧民族地危胁,以充满活力和进取精神,且又有成熟商业传统,对海外贸易从不禁绝和抵触的传统,百年之后,宋朝自然会完成由内陆国家到海洋国家的转变,这样的过程,只是被北方的蛮夷所打断,赵桓要做地,只是捍卫它可以有自由发展的轨迹,便已经足够。

他原本一心想就近找个酒楼,当此夕阳西下,热闹纷呈之际,三十来岁,其实是两世为人的他,却难得有了孩童地心思,一心要在这充满了宋人光辉的城市中,随意的看看走走,不再想迫在眉睫的战事,朝中政务和勾心斗角的后宫,暂且先抛诸脑后最好。

信步进得一家店,黄棠木的柜台古色古香,老板自顾自的喝茶闲望,在客人询问时,方才热情答复,这是典型的传统式的中国商人,既不过份热情,也很有职业操守。而开放式地店堂,又令得客人可以很舒服的闲转观看,而不必担心人时刻跟在身后,怂恿你购买,或是担心你偷窃。

他随手拿起一柄倭刀,刀鞘以鲨鱼鱼制作,极为精美,而抽出刀身时,只听得微微一响,然后寒光四射,显然是一柄打造地极为精美的好刀。

先直后弯的刀身,寒光四射的刀刃,都显示出一股暴力到极致美感,赵桓轻轻一挥,刀身闪烁着冷光,似是一个随时吞噬人命的怪兽。

想到那个由矮子构成的奇异民族,此时尚不足矣为中国祸患,而且此时的中国尚且保持着汉唐以来的领先,这个近邻对中国也还保持着恭谨,此时去下手,有些出师无名,而坐视不理,却又有些心中难安。

赵桓先是紧锁眉头,然后却是自失一笑,罢了,后世的事自然由后世解决,以现下历史的发展轨迹,只怕那个近邻一直要以宋朝为尊,步步紧随,比任何一个国家民族要更加听话,这是他们的民族性,倒也令人省了不少心思。

当世之时,倭刀也算是极为贵重的物品,日本纯以倭刀,便可在宋朝获得极大利润。赵桓原本极为不服,此时见得这刀的打造工艺,想想自己费尽心血,打造的横刀极为锐利,造型也是好看,只是在工艺上还是不及这倭刀,算来倭人还是从中国学到了这锻造技艺,可惜中国屡受战火侵扰,好多技艺失传,而对方却是闷头发展,技艺已经在当年之上。

他摇头苦笑,正想开口问价,却听得外头街道上突然吵闹声大作,开始尚且只是几个人起了争执,到得后来,道路上人来人往,不少军人打扮的都乱纷纷向某处跑去,而且口中骂骂咧咧,似乎是起了殴斗。

赵桓好奇心大起,明知道此事无论谁管,也轮不着自己,说来好玩,皇帝自然是天下最大,可惜很多事情,也偏生轮不着皇帝去管。只是好奇心起,却也不管不顾,当即将手中倭刀一放,向着折彦适等人一努嘴,笑道:“走,且去看看热闹。”

折彦适一阵头疼,却也不敢拗着他的意思,当即答应一声,众人护着赵桓,出得店面,跟着人潮,向着出事的地方赶将过去。

待赶到地方,却是一处酒楼,人潮汹涌,赵桓一时竟是近不得前,只得听得人吵嚷声音中,竟是夹栾着几句蒙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