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一坛老酒般绵长而又回甘,一时间众人竟有些出神。
不过很快。
这股意境便被黄雨婷给打破了:
“所以说。。。。翁教授,童教授,地宫下的那些箱子里,装着的就是《永乐大典》?”
童怀军闻言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开口:
“没错,多半就是《永。。。。。。”
结果童怀军的话还没说完,便被翁同给飞快的打断了:
“不是,肯定不是!”
童怀军转过头,一脸茫然的盯着翁同:
“?????”
此时童怀军的表情,颇有些类似当年安天旭老师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上,因为主办方放错曲子而诞生的表情包。
徐云和姜成谷等人也为之一愣。
这啥情况?
按照徐云所公布出来的数据,地宫里的那些书几乎可以肯定就是《永乐大典》——这还是翁同自己算出来的。
结果怎么这会儿他倒开始否定起来了?
随后在众人的目光下,翁同继续一反常态的说道:
“书册的数量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个人认为箱子里的东西应该是嘉靖陪葬的空白页或者其他书籍,总之绝不可能是《永乐大典》。”
“如果《永乐大典》真的存在于九殿下的地宫,我当场就去把还在蓉城的那把斧头给吃掉!”
众人:
“。。。。。。。”
徐云也张了张嘴,想说一声功利奶不可取。
但在看到翁同紧绷着的脸部肌肉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过去的这两天时间里,徐云和翁同也接触过几次。
配合翁瑜婧此前的介绍,他对于这位翁瑜婧口中的老翁同志,也算有了个大致印象。
实话实说。
翁同与徐云认知中的上一辈形象几乎无二。
性格稳重、不苟言笑,看小说只靠听书,注重效率从不扯淡。。。。。
可就是这么一位刻板的大叔。
为了保证《永乐大典》能够顺利现世,甚至‘卑微’到主动插起了反向flag。
或许对于翁同个人而言。
《永乐大典》有着某些必须要顺利出土的理由吧。。。。。。
因此包括徐云和陆朝阳等人在内,现场破天荒的没有人去捅破翁同的这杆旗。
接着过了一会儿。
一直没怎么发声的陆朝阳忽然举起了手,对徐云问道:
“话说小徐,我有个问题一直没想通,不知道方不方便现在问问?”
徐云转过头看着他,爽快道:
“啥问题?陆教授你直说就行了。”
陆朝阳想了想,用食指朝地下指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