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明我是皇长孙 > 第622章 大明的垂帘听政(第1页)

第622章 大明的垂帘听政(第1页)

朝堂上一片哄笑,戚雄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皇上的话不假,太孙殿下确实帮了这些官员很大的忙。

前些年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现在房子都已经盖起来了。

每提到此处,官员们的心中都十分感谢太孙殿下。

朱元璋今日在朝堂上说这些当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为了给大孙正名。

这些年大孙所做的许多功绩,都被底下的官员强行归到了自己头上。

倒也不能完全怪这些官员,毕竟皇上还在位置上待着,自然不可能让一个皇孙的威望过大。

这其中的份量,官员们都掂的非常清。

但这些在朱元璋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大孙是什么样的人,他非常清楚。

像什么逼宫造反,挑唆动乱,根本不可能。

朱元璋这几年能隐隐约约的察觉出来,大孙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大明的未来。

皇位,大孙反而显得没有那么重视。

朱元璋几次想当太上皇,但都被大孙委婉拒绝。

大孙虽口口声声说大明不能没有自己,但朱元璋自己心里也清楚,大明不能没有的是大孙。

自己戎马一生,打了半辈子仗换回了大明江山,励精图治,治理十几年却还是个烂摊子。

而大孙,短短几年时间就把这个烂摊子给基本收拾完毕。

这让朱元璋自愧不如。

自己到今天为止,已经做了整整二十七年皇帝。

但论治国的方法,大孙不输自己。

前几年还能明显感觉出来大孙在某些方面比较青涩,但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后也趋向成熟。

自己已经没有什么能教给这个大孙的了。

帝王之道,大孙已经全然领悟。

不管是征讨东瀛,反击瓦剌,草原扩张,还是驿站民用,正阳大道,官员俸禄改制,大孙的表现都非常优秀。

若是让他当二十七年皇帝,绝对要比自己优秀。

以前自己不服老,还总是担心大孙会把持不懂朝政,但现在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若是自己还把持着朝政,只怕会给大孙带来诸多麻烦。

若是大孙放手去干,未来的大明肯定会更加兴盛。

事到如今,也该放手了。

朱元璋想到这,不禁瞥了一眼身旁的大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