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了溜了。
李牧酒走在回家的路上,倒是高兴的很。
因为,今晚上能吃肉了。
六口子人,都能喝个肉汤!
再不是他一个人吃独食了!
。。。。。。
傍晚,天边云红似火烧。
李牧酒踏着晚霞回村。
村口歪脖子柳树下翘首以盼的小儿子李元青见到父亲。
惊喜的蹦跳起来,赶忙迎接了上去:“爹,你回来了。”
李牧酒笑骂道:“怎的在村口等着,家中没有活计干了?”
“阿爷让我在这里等你的。”
李元青嘀咕道:“爹,今天村长家又来咱家催债了。”
“俺爷不是和他家老头子是什么袍泽吗?他竟然盯上了俺家那口军刀。”
“就欠了他家五两银子,俺家那口刀可老值钱了,起码也是十两银子以上。”
“阿爷本来松口要卖田还债的,但他家放话,又压了田价。忒气人了。”
一边走路,李元青一边抱怨。
但这小子也机灵,见到前方有人,立马就闭口不言。
靠山村离黑山很近,靠山吃山,即使在灾年,也能比旁人多些活路。所以村中人口不少。几代下来,又以赵李两家大姓为首。
不少人家都是沾亲带故的,起码在进村回家的一路上,李牧酒就遇到了好些个本家的叔伯婶子。
因为李牧酒是夜间被李老泉背回家的,倒是也没人知道他在生死之间走了一遭。
“牧酒,昨天到哪里去了,老泉可是满山遍野的找你。”
这是上一辈叔伯的关心。
“酒哥,今天上山收获咋样?”
这是同辈的兄弟。
李牧酒满脸笑容的一一应答。
这是个乡情社会,背后的宗族是实实在在的依靠。
有多事儿的媳妇婆子见李牧酒背着的背篓沉沉的,一边上手想掀开封盖,一边酸道:“大兄弟,看来这次上山收获不小啊。”
“爹—”
“回家吃饭了。”
那是老二李元柏的声音。
“来喽!”
李牧酒擦了擦脸上的汗,对着村人笑道。
“你们再聊一会儿,我可回去了。”
说罢,牵着李元青匆匆的向家中奔去。
。。。。。。
今夜的李家格外忙碌,三个半大小子忙着洗菜做饭,小儿子李元青干脆就蹲在了厨房中看火,平日里这小子可没有这么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