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清朝第一大贪是谁 > 第7章 名落孙山(第1页)

第7章 名落孙山(第1页)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于文宏已年满十二周岁。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尽管他每天只有短短半日用于学习,但其成绩斐然,远胜他人整日苦读所得。正因如此,这位年幼的少年被教书先生赞誉为不世出之奇才。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于文宏能够一帆风顺地通过院试、拿下乡试,并最终成功通过会试之时,命运却对于文宏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因为这个年轻人天生便与众不同,他注定不会随波逐流。

院试时,于文宏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秀才的功名。这让周围的人们对他充满了期待,纷纷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带着这些美好的祝愿,于文宏踏入了第二年八月的乡试考场。

当他从监管手中接过试卷时皱起眉头,众所周知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几个部分。

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多一字不行,很多考生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对于出题的考官而言,这无疑也是一场煎熬与磨难。毕竟,四书五经所涵盖的知识范畴相对有限,许多问题已经被反复运用过多次,如果继续沿用旧题,则难免会有失公正且缺乏新意。

于是乎,有些别有用心之人便独出心裁地将完整的句子硬生生拆分开来,以此作为考试题目。

如此一来,最终导致的局面便是令人啼笑皆非——“孔子不懂,孟子不懂,老子更加不懂”。

不幸的是,于文宏恰好遭遇了这样一道刁钻古怪的试题。其上联取自《论语》,下联则源自《中庸》,使得他完全不知从何下手,茫然无措。

于文宏将手中的试卷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多遍,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细细琢磨,仿佛要从中看出什么端倪来。

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深吸一口气,提起笔来开始奋笔疾书。如行云流水般在纸上写下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

经过整整三天紧张激烈的考试后,于文宏和赵少爷并肩走出了考场。

赵少爷的脸上明显带着一丝不悦之色,似乎对于此次考试的题目颇为不满。他忍不住抱怨道:“这出题之人莫不是年纪大了,老眼昏花,竟出这样的题目!”

听到这话,于文宏苦笑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有同感,但并未多言。

赵少爷见状,好奇地问道:“文宏,那你又是如何作答的呢?”

“面对那样的问题,实在难以找到确切答案。不过,我总不能交白卷吧,所以还是勉强写了一篇文章充数。”

赵少爷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哦?你究竟写了些什么?快与我讲讲!”

于文宏却低下头,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道:“唉,不提也罢。总之,这次考试我恐怕与功名无望了……”言语之中充满了沮丧和失落。

阅卷的考官们逐篇审阅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试卷,他们的眼神专注而锐利,仿佛要透过文字看穿每个考生的内心世界。当其中一名考官翻到于文宏的试卷时,他的目光首先被那工整的字迹和整洁的卷面吸引住了。心中不禁对这位考生多了一丝好感,心想或许这会是一份不错的答卷。

然而,当他开始阅读试卷的开头几句话时,原本带着微笑的脸庞瞬间变得严肃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深,最后简直成了一个川字。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一团熊熊烈火在他心头燃烧,越来越旺。

终于,在读完某一段落之后,考官忍无可忍地用力一拍桌子,发出"嘭"的一声巨响。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周围的其他几位考官都吓了一跳,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葛兄,何事如此动怒啊?"有人好奇地问道。

只见那位姓葛的考官怒气冲冲地说道:"你们自己看看这份卷子!这考生不好好答题也罢,竟敢在文中大肆讥讽咱们这些考官,说什么我们不配做当朝大学士,倒是更适合回家种田!岂有此理,真是气死我!"说完,他还把试卷往桌上狠狠一摔,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心中的愤恨。

“啊?竟然还有如此胆大妄为的考生?他叫什么?”考官一脸惊愕地追问道。

“此人名叫于文宏。”一旁的侍从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好一个于文宏,我倒是要瞧瞧他的文笔究竟有多么锐利,竟敢口出狂言!”考官心中暗自思忖,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科考本应是为朝廷选拔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但尔等身为当朝大学士,整日埋头苦读圣贤书,如今竟东拼西凑、胡乱出题,简直就是误国误民!与其在此滥竽充数,何不趁早辞官还乡,归隐田园……”

考官逐字逐句地读完了这篇文章,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异样的情绪。然而,令众人诧异的是,他的脸上并未浮现出丝毫的怒意,反倒流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喜悦。

原来,早在出题之时,这位考官便曾提出宁愿沿用旧题,也绝不能肆意编造新题的建议。只可惜那些位高权重的高官们对他的良言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如今看到于文宏在考场上公然抨击这种不良风气,考官心中不禁生出一种认同感和惋惜。

就是因为这篇文章,使得才华横溢的于文宏最终未能金榜题名、名落孙山。

赵老爷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对于文宏大失所望,反而鼓励他不要气馁,要继续努力学习,等待三年后的下一次科举考试。

于文宏感激涕零地向赵老爷叩头致谢道:“承蒙老爷多年来对我的厚爱与提携,此等大恩大德,文宏没齿难忘!只是昨日接到家中书信,得知家父近来身体欠安,状况令人担忧。既然已无法实现报效国家之志,那么我必须回家侍奉家父以尽孝道。还请老爷见谅!”

说罢,于文宏再次深深施礼,表示对于赵老爷知遇之恩的感激以及不得不归家的歉意。

赵老爷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嗯……既然如此,那就照你说的办吧。”接着,他转头对身边的管家吩咐道:“去准备一份丰厚的礼物,把马车也预备好,送于文宏回家。”

“我这就去办。”

喜欢大清:第一廉官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清:第一廉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