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狱友是太子! > 第二十六章 要留清白在人间(第1页)

第二十六章 要留清白在人间(第1页)

于谦能被皇帝派过来,陪同太子朱瞻基一起,在这天牢里听林煜讲课,本就属于偶然事件。

今日却是一不小心,听了这么多算是天家的悄悄话。

就算朱瞻基还没想过要他的命,这回头也会有些不好处理。

可如今,听这意思,这于谦往后还成了千古名臣?

而且还与林煜说的“土木堡之变”关系甚大。

朱瞻基可以确信,于谦与林煜此前应当并不熟悉,就连认识的契机也是父皇凑巧将他们关在了一起。

再者,于谦并非新科状元(不要被《大明风华》骗了),更无才名远播,只是朱高炽欣赏他的为人品性,这才提进了都察院好好磨砺。

相比较林煜林先生展露出的见识广博、学究天人,并且身怀如此异术,也不可能与于谦这个平凡的读书人相识。

嗯,至少在朱瞻基看来,于谦除了有些胆气,品性还不错,真的相当普通。

扔到都察院里,也只能算是略微拔尖的那么一批御史言官。

林煜不知两人心中思绪,自顾说道:“于谦于少保,现在应该可能还在哪里当小官,也可能就在都察院……你俩刚刚不是问,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后的事吗?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那些边关将领并没有听从叫门天子的命令,打开城门放瓦剌安稳入关。”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

“于谦?”

朱瞻基脱口而出。

林煜说:“开谦于少保临危受命,在所有大臣要么力劝和谈,要么主张南迁,要么改立年幼的皇长子为帝之时,只有他站了出来,力排众议,认为不能南迁,更不能和谈,否则大明将会迎来南宋之祸。”

“为了稳固人心,于谦放弃了朱祁镇年幼的皇长子,主动改立他的兄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再以皇帝诏书向边关下达坚决抵抗的命令,从而粉碎了瓦剌人的阴谋。”

只是简短两句话内容,朱瞻基却能从中听出,于谦到底承担了多大的压力。

一己之力,力排众议。

不仅坚持抵抗,反对南迁,还不顾百官反对,拥立皇帝的兄弟为帝,将还活着的皇帝遥尊为太上皇。

如此做法,便是放在史书上,也是少有之事。

不是权臣,就是篡位的逆臣。

很明显,于谦不是二者任一一个,要不然林煜也不会给出千古名臣的高度评价了。

“不错,瓦剌大敌在外,岂能因为一个叫门天子,就贸然开关放敌军肆虐中原。而且,如此情势下,一个年幼的皇帝,只会加剧主少国疑,必须拥立成年的近支正统,才能稳固人心。”

“这个于谦,做的很对!”

朱瞻基一口气说完,既是在肯定于谦未来的做法,也是在安抚收拢身旁这位未来“名臣”的人心。

毕竟,听林煜的意思,这个于谦对大明未来而言,可是一根挺身而出的救命稻草。

如此有勇有谋的人才,可不能就这么埋没在都察院里当个捕风捉影的言官。

于谦怔了怔,犹自不太真切:“这么说来……京师当是守住了?”

“自然是守住了,在于谦的组织下,又有新皇留居北京共患难,所以城中军民同仇敌忾。瓦剌也先眼见情势不妙,又久攻不克,便带着朱祁镇退兵塞外。”

林煜说着,抱起酒坛子,就给自己倒了一大碗酒。

随即,也不去喝酒,而是就这么端起酒碗,颇为郑重的往地上一洒。

朱瞻基有些诧异:“先生这是在做什么?”

林煜抬起头,脸上的表情似在叹息:“提前祭拜啊!我肯定是看不到于谦了,就当在这牢狱中,提前祭拜一下于少保了。”

“为何要提前祭拜?”于谦也不觉冒昧,反有些好奇。

林煜摇头说:“因为这位带着北京军民,成功击退瓦剌,让中原百姓免于战火杀戮,也帮大明续命了二百多年的于少保。在后面没几年时间,就被瓦剌送回来的朱祁镇,在重新夺回了皇位以后,用莫须有的罪名给弄死了。”

“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