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我有一个人间绝色反派爹 > 180200(第1页)

180200(第1页)

第181章

不等周二郎开口,永和帝先怒了。

“来人!将此人给朕拖下去,就地脱去官帽官袍,杖责八十,以后不要让朕再见到他。”

“陛下明鉴,臣句句属实呀。”

“陛下,臣是冤枉的,冤枉的!”

“陛——下——!”

“……”

众臣简直不忍直视,蠢到这种程度,都让人不忍心说他啥了。

如此胸无点墨之人却能站在朝堂之上讨论国家大事,而无数有能力有才华之士却报国无门,盖因大干朝的官场选拔方式主要分两种。

一种是恩荫入仕,一种是科举入仕。

科举入仕选拔出来的自然是天下有才能之士,恩荫入仕就不好说了,良莠不齐。

实际上大干朝的财政亏空跟恩荫入仕造成的大量官员冗余亦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有权势的大臣退下去甚至能推恩家族十余人入朝为官,而实际上朝廷需要官员才有多少?

这就造成某一个职位上的活儿本来一个人就能干,现在却有三个人一起担任,而这三个人又常常因为政见不和打架,造成处理事务的效率极低。

另外,周二郎深受皇帝宠信,能力又如此出众,关键还年轻,但他想要建立自己的班底却困难重重,甚至他需要冒险任用刘永年这样的人,跟这恩荫入仕关系巨大。

因为恩荫入仕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干朝的官场上很多人都是亲戚关系,一出仕就自带派系标签。

另外各大家族为了巩固地位扩大势力又往往彼此联姻,形成更加庞大的家族利益集团。

周二郎的个人能力再强,没有家族势力做后盾,他不过是个孤臣,是枚皇帝可以任意拿捏的棋子。

别看他现在身兼一大堆头衔,但实际上除了在翰林院他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御林卫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剩下的,无论是在户部也好,御史台也好,锦衣卫也好,他不过是领了个头衔而已,想要做什么事儿困难重重。

没有下面人的配合,你一个光杆司令不过是被架空的壳子。

这也是皇帝敢用周二郎,端王拉拢周二郎,现在贺明堂亦想拉拢周二郎的原因,这样的人对自己造不成巨大威胁,却可以很好的为己方所用。

皇帝你想要收回徐庚的权力难上加难,拔起萝卜带出泥,你动的是大半个朝廷官员的切实利益,玩儿不好的话,他们联合起来,连你这个皇帝都敢换。

不过皇帝想要收回周二郎的权力却是轻而易举了。

由此可见家族势力才是一个官员强大的支撑和后盾。

周二郎不懂这些吗?

他当然懂。

但他骨子里一直都是读书人,他有自己的坚守和骄傲,他从来没有真正妥协过。

他没有像刘永年一样靠着自己的才能和美貌娶一个大家族的女人作为自己升职的跳板,他忠于自己的爱情。

在受到林家施压时,他没有妥协让步,他忠于自己的婚姻。

做官后他亦没有纳妾,没有利用外甥女的婚姻,更没有抱怨,没有把官场上的情绪带回家里,所有的重压他自己一力承担,他忠于自己的家庭。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世今生的周二郎从来都是高傲的,被凌迟处死的三千多刀,他没有吭一声。

……

皇帝虽然出面为周二郎出了气,但对方敢对他如此大放厥词的羞辱,他若是不回敬威严何在?

是不是以后谁看他不顺眼都可以上来吠上几口。

周二郎掩去眼底的冰冷,上前一步,缓声道:“陛下方才所见不过冰山一角,因着祖宗荫庇入仕者良莠不齐,官得来的太容易,不知感念皇恩浩荡,在其位不谋其职者比比皆是,更有甚者祸国殃民!”

故意停顿了一下,他才朗声道:“臣提议提高荫庇入仕者门槛,同时增加科举入仕名额,让天下真正有才能之士为国家效力,为陛下分忧。”

前面都是铺垫,后面才是周二郎的真正目的,朝廷现有格局基本定型,他作为朝中新兴势力的代表,想要培养建立自己的班底还得从新人中选,尤其是没有派别的和家族背景的新人里选。

因着刚才那一出,众人只当他是公报私仇,你动我一下,我动你一窝,让所有跟你一样靠着荫庇入仕者跟着你倒霉,让你成为同类的众矢之的。

永和帝同样是如此认为,另外周二郎说得确实也有道理,所谓荫庇,真当是皇恩浩荡吗?

无非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稳固皇权的工具而已,现下这种荫庇制度威胁到了江山社稷,自然要调整,永和帝也早有此念想,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和由头,刚才那蠢货一闹,周二郎顺势把他想说的话给说出来了,他焉能有不顺水推舟的道理?

“周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关系重大,就由你协同徐庚共同拟定章程,再交由朕定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