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古代书院建筑风格 > 148第 148 章(第1页)

148第 148 章(第1页)

“啊,这好像是我们那边发生的事情,写得好像啊!”

“还有我们家的事情呢,看来我当初让路过宣传的衙役和学子进门歇息还真没错,这不就是文章,不,采访里写的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困难之际的援手共助。”

“我我我,这里也写有,不过是我们家孩子的事情,做了一些官府下发下来力所能及的事。”说话的人呵呵直笑,眼里满是骄傲。

“哎呀,要是我当初配合一下青山学子们的采访就好了,我现在就能让你们现场听到我的故事了。”一男子猛拍大腿,表情后悔不已。

不远处座位的一人高声附和,“我也是,看青山蒙童年纪小,直接拒绝了,他们反而去找了我在一边玩耍的儿子,这不刚才有一个事写的就是我的儿子。”

杀人诛心,莫过如此。

与此同时,张小花在青青慈幼院的小学堂内,听着自愿过来教学的青山蒙童念着县报,她小小的脑袋瓜子里想着,原来水灾这么可怕,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还有那么多不怕洪水的人一直在努力抗争着。

从其他街道巷子过来读书识字的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小小的惊呼声,感叹声,好奇地询问着细节。

今天轮到的蒙童是秋大花,秋大花言笑晏晏,解答了和她一般大小的学生问题,还主动说出了不少关于她自己在水灾时的有趣经历。

张小花憧憬地望向秋大花,好想和大花姐姐一样啊,只可惜家里不同意,自从爷爷会张家村之后,娘亲就不太愿意让她一个人来这里了,今天她还是一个人偷偷跑过来听的,要不然怎么能听到这么有趣又全面的事情。

不仅是青青慈幼院这里对县报进行宣讲,专门负责管理街道巷子口的衙役和小吏们也准备在这几天宣讲有关于最新一期县报洪水特刊。

因为这份特殊的县报不单是官方详实地讲述了水灾现场的从无到有,定江县官府如何应对洪水,抢险救灾,还特别地写出了衙役们在这场水灾中的贡献,点出了好几个了亮眼的人的名字。这可是专门对着百姓们夸赞,扬名的好事情,一定是要对百姓们宣讲的!

况且,这一份县报远不止关于对水灾的报道,还有各家学子们匿名投稿的志怪小说,游历新奇见闻等等,让没怎么出过远门的百姓们心生向往。

连张小花娘亲胡百花都抱着儿子在巷子口听了好久,中午的饭食还是买外面的,一边吃一边听小吏们宣讲县报,足见其吸引力。

新鲜的话题永远不缺热度,张小花一家晚上餐桌上讨论的话题还是今天新鲜听来的见闻。

“要是能买到就好了,我们可以自己看,小花不是认得几个字,可以让小花在家给我们念念。”张明哲笑呵呵地说道,疲倦的脸孔遮不住的幸福喜悦。

在张爷爷回张家村的前一天,张明哲成功地凭借着张小花从青青慈幼院得来的消息,进入了水泥坊,成为了一名工钱丰厚的水泥坊工人,能在县城的临时安置区中站稳脚跟了。

为什么张明哲会这么快相信张小花,缘由还在上次她积极督促张爷爷去县衙办理户籍分户手续,让张家在在县城有了房子,又在张家村保住了田地。

毕竟谁也没想到,县衙还要求人随着户籍一起变动,让那些分了家却没有去县衙分户的人狠狠摔了一个大跟头,证明县衙的漏洞也不是那么钻。

“小花毕竟是个女孩,在家里帮帮我多好,县报我们去巷子口也能听。”胡百花追着喂小儿子吃饭,不忘翻一个大大的白眼。

张小花没出声,埋着头吃着碗里的稀粥,反正娘不喜欢她,当没听见就好了。

张明哲叹了一口气,无奈地看向胡百花,“话不能这么说,要不是小花,我们也没有今天,你看当时码头反水的人那么多,宁愿拉着一大家子回乡,也不愿意一起在这里。再说了,我的差事还多亏了小花灵通的报信,晚一天就没了。”

张明哲头顶没了张爷爷张奶奶一天到晚的说教,胡百花最近的心情明显好转,春风得意,捏着管家权,没对张明哲多有苛责,脸上的笑容多了许多,两口子的感情比起之前好了不少。

“不管怎么说,小花和小宝两个人一起到青青那里读书认字挺好,又不收束脩,你也可以轻松点,有时间出去找个差事,一起赚钱攒银子,到时候我们就有银子把官府新建好的房子买下来了。”张明哲去了水泥坊,性子沉默,干活麻利,听了不少同僚们的闲谈。

张明哲是第一批被重新开放的水泥坊招进来的人,之前的工人全是林清和让管事从县城里招来的百姓,所以,他们之间的见识眼界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张明哲还听水泥坊里的资深老师傅说,他们家的孩子,有名有数的全部被他送进了青山书院。

张明哲这才知道,水泥坊,造纸坊连同旁边的所有坊都有青山书院的手笔,青山书院是坊中的东家之一。青山书院还收一些平民百姓去学一些实用的技艺,条件好到不行。

水泥坊的工人就等着青山书院再一次招生了,张明哲自然十分心动。

“好好好,你说得有理,去水泥坊做几天工见识比我多。”胡百花瞟了只喝着稀粥的张小花,头顶稀黄,夹了一筷子菜塞进了张小花的碗里,语气不自然,“明天让小花带着小宝去小学堂那,带点糖过去给小先生,免得人家说我们不识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