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免费阅读 > 第301章 月黑风高自酿酱油(第2页)

第301章 月黑风高自酿酱油(第2页)

轻手轻脚的刚要上炕,贾张氏迷糊糊的睁开眼。

秦淮茹心虚的低声说:“闹肚子出去一趟。”

贾张氏迷迷糊糊:“本事不大穷毛病不少,吵了老娘的清梦。”

秦淮茹心虚道:“我动作轻点儿,您快睡吧。”

后院

曹卫国回了书房,插好房门进了农场。

在人造泳池里,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

“嗷呜呜!”

忽然间,两只小狼从远处跑过来。

“一边儿玩儿去!”

曹卫国左手一挥,两只小狼被转移到葱茏的山林。

立马惹得一阵鸡飞狗跳,五颜六色的禽鸟飞起。

在曹卫国的努力营造下,农场的生物种类日益增多。

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生机勃勃,犹如世外桃源。

除了不断增加的动植物,农场的建筑物也越来越多。

房屋、猪圈、牛棚、磨坊、酒坊、仓库、陶瓷窑、酒窖……

逐渐形成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的混合型场地。

洗了澡穿上衣服,曹卫国开始自制酱油。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有制酱的记载了。

而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酱油起源于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

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

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

酱油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两本着作中:《山家清供》记载用酱油、芝麻油炒春荀、鱼、虾。

《吴氏中馈录》记载用酒、酱油、芝麻油清蒸螃蟹。

此后,酱油一词还出现在1360年《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元《易牙遗意》,1591年《饮馔服食笺》,1680年《食宪鸿秘》,1698年《养小录》,1750年《醒园录》,1790年《随园食单》,清《调鼎集》卷三、卷七。

宋朝人将加工酱和豉得到的各种酱汁,称为酱油,作为调味品开始在中国的饮食中流行。

到清代,酱油的使用远超过酱。

曹卫国采用的是极为简单的酱油酿造工艺:

以黄豆、面粉、水为原料。

进行泡豆、蒸豆、拌曲、制曲、制醪、发酵……等工序。

发酵成曲加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5摄氏度,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