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玄一点的外功,就是降龙十八掌了,也是最出名的由外而内,靠对外部身体的淬炼打磨,来增长气血内力的气功内功之法。
修炼外功的同时,也借助外部资源滋养体魄,如食物,灵根,灵药,灵丹等一切修炼资源;同时还有其他辅助炼体的法门,如借助妖兽神兽之血淬体,药浴淬体等淬体之法,皆为增强体质,提升气血,旺盛精气。
洪荒遍地灵根、灵兽,蕴含灵气灵力的东西,遍地都是;没灵气的,倒不太容易找,所以辅助炼体的外部资源,一点也不缺!
提升意念之力,萧尧则选择了观想法。通过观想之法,蕴神锻魂,淬炼心神、元神,强大魂魄,来增强意念之力。
用观想法蕴神锻魂,心中需观象一个法相,可以是灵宝,可以是灵根,也可以是大能的法相,一切有道韵的事物,都可以作为观想对象;借观想对象的道意和道韵,淬炼心神、元神、魂魄等,提升意念之力,提高自身对天地灵气和自身精气的感应力。
观想法,道家和佛门都有,区别是蕴养锻造的对象不同,道家蕴养元神,佛门蕴养识神。
人有两种意识形态,即: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目的而为,即主观能动意识,后天形成,控制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和行为,称为:识神;思想、情感、欲望等,都是在识神的作用和控制下发生的,故,识神具有情感和欲望的因素,又被称为:欲神,为后天之神。
潜意识:不自觉而为;先天存在,而非后天形成,生命最基础的本能,被称为:元神,为先天之神。
正常状态下,人是由意识,也即是识神为主导,元神被识神所蔽,隐匿不显现,所以识神更容易感应!
道家直接修炼元神,其观想法,一开始蕴养锻造的就是元神,也即是先天而生,而后天不显的纯净潜意识。
因此,道家讲究心境超脱无为,炼已存诚,入定入静,修性蕴神,持之以恒地唤醒元神,并慢慢壮大元神。是除欲神,醒元神,炼元神的过程,一步步直接炼就不朽元神!
道家的初期修炼,需要大量的时间打坐入定,唤醒元神,所以前期入门较慢;但是因为一开始修炼的就是元神,一步到位,所以元神觉醒壮大之后,后期提升更快。
佛门修炼元神,先修炼欲神,其观想法,一开始蕴养锻造的是识神,也即是后天所生,被后天之气,和情感欲望所染,主导人日常思想行为的主观意识。心藏识神,故,佛修,又称:心修。
佛门修心,讲究觉悟,明心见性;感悟大千世界,万千众生的七情六欲,五蕴七苦,觉悟世间一切皆苦,缘起性空,超脱轮回之苦,得大自在、大安乐、大欢喜;最后达到涅槃的境界,超脱一切苦,明悟诸般法,修成正觉,觉醒本我元神,和识神炼化为一,成就不朽元神!
佛门的初期修炼,直接入定蕴养容易感应的识神,前期少了除欲神,醒元神,并慢慢壮大元神,压制识神的过程,故前期入门更快;但是后期,需要通过大量的打坐入定,入静参禅,勘破世间诸般苦,觉醒本我元神,和识神炼化为一,来成就不朽元神,所以后期提升较慢;
道家先修元神,佛门先修识神,只是修炼方式不同,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入定入静,炼已存诚;只不过,一个主要放在前期,一个主要放在后期;一个前慢后快,一个前快后慢;两者殊途同归,各有优势,都可炼就不朽元神,最终的目的,都是成就不朽和超脱。
不过道家性命双修,佛门主要是修心,讲究顿悟,道家稍胜一筹,所以后来佛门也炼体,如丈六金身,不灭金身,琉璃金身等。
不论识神、元神、魂魄,都是精神意识力量,都属魂道力量,都可提升意识力。道门之法,前期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打坐入定,入门较慢,和武道以动为主,打磨体魄的理念不合,太浪费时间。
本来炼体就难,提升缓慢,所以《武经》的观想锻神之法,萧尧推衍时,借鉴的是前期入门更快的佛门心修的观想法。温养淬炼更容易感应的识神,尽快地提升意念之力,以感应牵引体内的先天精气,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意行周天,引灵入体,炼化天地灵气,迅速壮大自身的先天精气,修炼出先天混元气。
《武经》配合以观想法,本就是为了尽快增强意念之力,尽快完成意行周天,好辅助炼气炼体,不是为了单纯地修炼元神。况且佛门心修之法,最终也能修成纯阳不朽元神,和道家殊途同归,所以其修炼识神的观想法,更适合《武经》。
《武经》修炼的是先天混元气,完成意行周天之后,纳体内的先天精气,先天元气,识海的魂元,和后天五脏精气,以及外界的天地灵气等一切元气为已用,海纳百川,炼化为一,凝炼壮大先天混元气。
炼化魂元的灵感,也是来自道家炼气化神,炼化精气神三宝归一的法门。魂元炼入真气,除了可以增强真气,还可以增加对真气的控制力,更能做到,意到,气到,力到。既提升了攻击力,也提升了真气的使用效率。
萧尧走的是武道,并非单纯的炼体,练功不练气,到头白费力;炼气不练功,到头一场空,这是最朴素的道理。既要炼体练功,也要练力,练气,练意,练心,练神,方才是不弱于其他修行体系的完美武道。
修炼《武经》,凝炼壮大先天混元气的过程,也是先天混元气周行全身淬炼体魄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先天混元气凝炼壮大的主要资源来源,是外界的天地灵气,和各种天材地宝等资源,之所以也炼化自身的元气,乃是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先天混元气,运行时更加如臂使指,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