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襄公,郑国第十三任国君,郑穆公之子,郑灵公之弟,名坚,在位时间十八年。
郑灵公死后,郑国大夫原本想要立灵公的弟弟公子去疾为国君的恶,可公子去疾却是以‘立贤立长’推辞。
于是,郑国大夫就立了郑穆公的庶长子公子坚为郑国国君。
郑国国君其实自文公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自己的外交关系。
由于地处中原腹地,夹在晋国、楚两个强国之间,所以郑国往往不是依附于晋国就是臣服于楚国。
而国家的强弱往往不是长久的,一时就会是晋弱楚强,一时就会是晋强楚弱,甚至是两国俱强。
郑国则只能充当两个强国争霸下的一个小棋子,自己的命运也不能好好把控。
郑襄公元年,即公元前六零四年,楚国攻打郑国,原因就是郑国接受了宋国的贿赂放走了宋将华元。
当初,郑国听从楚国的命令伐宋,大获全胜,抓获了宋将华元。
宋昭公知道了之后,就准备了百辆兵车和四百匹战马想要向郑国赎回华元。
只是,宋昭公的赎金还没有到郑国,华元就自己回到了宋国。
当然最关键的是,郑国伐宋发生在公元前六一一年,楚庄王时隔六年再次向郑国发难,主要就是因为郑国背弃楚国投向晋国,而郑国刚刚发生,正是好下手的目标,以此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霸业。
郑襄公知道了楚国要来攻打的消息,就派执政大臣公子宋去晋国借兵。
晋国以荀林父为将,领兵救援郑国。
楚国于是前去攻打陈国,郑国因此得救,郑襄公于是在黑壤(今山西沁水西北)与晋国结盟。
郑襄公五年,即公元前六零零年,楚国再次攻打郑国,晋国又派兵前来救援。
郑襄公七年,即公元前五九八年,郑襄公又与晋国在鄢陵结盟。
次年,楚庄王再次出兵伐郑,郑国惶恐,又向晋国求援。
此时楚庄王的霸业正在中原之地如火如荼得进行,去年几乎完全覆灭了陈国,绝其社嗣。
而相反,晋国却是陷入了内部的混乱之中,晋国重臣赵盾死后,绝对的权力出现了真空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在前年才刚刚继位。
同时,晋国在东西两面需要应对楚、秦两个大国。
所以,郑国的这次求援,晋国的反应要远远慢于前两次。
于是,楚庄王围困郑国国都三月,楚军每日攻城不断,郑国伤亡惨重。
等到楚国军队攻入郑都,楚庄王下令秋毫无犯,郑襄公眼见局势如此,只能投降楚国。
他袒胸露乳,左手用旌节牵羊,右手拿着宰杀牲畜的弯刀,迎接楚庄王,表示郑国是存是亡完全听从楚庄王的安排。
楚庄王千里迢迢前来攻打郑国,楚国兵马又耗时三月才打下郑国,按理来说应该是亡其国,绝其嗣。
可去年,亡陈国之时,巫臣以‘践其田而夺其牛’告诫楚庄王,使得陈国躲过了亡国之危。
楚国大夫虽然劝说楚庄王不能放过郑国,否则日后郑国再背楚向晋,就是楚国的祸患了。
可楚庄王认为郑襄公是一个有德行的国君,郑国人一定拥护他,不至于沦落到灭国的下场。
于是下令楚国军队退兵三十里,与郑国讲和。
郑襄公得知郑国保住了,就亲自到楚营去慰劳楚军,又派了公子去疾到楚国做质。
可此时,珊珊来迟的晋国援军已经越过黄河,得知郑国已经投降楚国,就决定与楚国一战。
郑襄公知道之后,害怕晋国军队因为郑国投降楚国而怪罪郑国。
郑国大夫皇戎对郑襄公说,他愿意到晋国军营去劝说晋军与楚国决战,如果晋国胜了,我们就服从晋国,如果楚国赢了,我们就臣服楚国,在他们两者之间选择强的那一方。
郑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挑起晋、楚两国交战,自己择其强者而从之。
结果,晋、楚两国在邲激战,晋国大败。
郑襄公得知楚国打了胜战,就到邲邑去朝见楚庄王,向楚国臣服。
喜欢王朝的腐朽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王朝的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