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赵锦繁正整理?那堆琐事?折子,荀子微垂眸看见她的手。那双手虽然白皙整洁,但看上?去并不像金枝玉叶的手。
他记得那双手的触感并非很柔软,手指上?藏有常年刻苦练字习箭后生出的薄茧。
赵锦繁把无甚意义的琐事?折子剔除后,公文便只剩下?了一小半。
执政者希望广开?言路,多?听取不同的声音。不过君心难测,许多?官员唯恐上?奏的言论一个不小心,触怒执政者而遭到贬斥,每逢上?奏,不知该写什么,说上?头的好话?总是不容易出错的。因此每回总有那么些歌功颂德不知所云,浪费彼此时间的公文。
赵锦繁感叹,有时候并不是站得越高,就能看得越多?越远。
荀子微看了眼手边剩下?的公文道:“继续吧。”
赵锦繁应了声,从中抽出一封急件,翻开?道:“这封折子来?自澶州,其中言道,今冬气候寒冷,黄河河道积冰严重,如今眼见着已入春,气温回暖,上?游显见冰雪消融之迹,然下?游地?处北方,较之上?游偏冷,冰层固封。澶州与滑州等地?,河道狭窄且河岸土质疏松,倘使上?游的冰化得快,下?游河道积冰未化,堵塞河道,致使上?游水位上?升迅速,出现武开?河,则恐有决溢之灾。”
荀子微问?道:“这封公文可有随附都水监近月余用水尺丈量水位的记录?”
赵锦繁答:“有。”
荀子微道:“念给?我。”
赵锦繁将水位记录一条一条念给?他听,他听完后眉心稍松,道:“单从近月余水位记录来?看,情况尚可,然则此事?干系重大不可掉以轻心,接下?来?我说你写。”
赵锦繁应下?,提笔将他说的一一记下?。
他细致分析了倘使决溢可能造成的后果,例如人员伤亡,农田、桥梁、水道的损毁等,光是人员伤亡一点就细分为直接受水灾溺亡,水灾救护兵夫的伤亡,灾后受疾疫而亡,受饥而亡等等。
为避免造成严重后果,请都水监继续严密监测水位。如有需要?,在开?河期间,调派兵役前往下?游破冰。另一方面,倘使真有决溢发生,做好紧急应对之策,首先撤离沿岸民众。并写函致户部,提前确认澶州、滑州一带粮仓余粮情况,以便出现紧情之时调度……
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后续黄河堤坝加固事?宜和?水利开?发相关的种种问?题。
一封简单的报事?折子牵扯到民生社稷的方方面面,等处理?完这封这封折子已接近晌午。
荀子微起身准备两个人的午膳,赵锦繁靠坐在藤椅上?,继续念折子给?他。
她翻开?一封新折子,看向荀子微道:“接下?来?这封折子是京兆尹所呈,您要?不要?先猜猜看,这封折子呈奏之事?与何?有关?”
荀子微道:“科举。”
“的确是。”赵锦繁好奇,“您是怎么猜到的?”
荀子微道:“今春大事?无外乎黄河开?河与科举。从你的语气听来?此事?干系不小,且大概与上?一封折子无关,所以我猜这封折子多?半与科举有关。”
“说吧,所奏何?事??”
“上?面写说,春闱将近,赴诚山无名?碑前考生云集,人头攒动,有两名?考生因几句口?角打了起来?,推攘间引发人群动乱,有不少人被?踩踏受伤,好在官府来?人及时控制住了场面,并未出现严重伤亡。”
赵锦繁看着这封折子,若有所思,问?荀子微道:“赴诚山无名?碑是何?地??朕从前似乎没听说过这地?方。为何?春闱将近,会有那么多?考生去那里?”
荀子微回她道:“赴诚山原本只是城西一座无名?小山,传说有位考生在入考场之前,路经这座不知名?小山,一时兴起在山头一块石头上?题词一首,抒发其青云之志。没过多?久,他便高中进士,之后官运亨通做了高官。这块石头就是后来?的无名?碑,每逢科举便有不少考生前去碑前沾喜气。而且据说这块无名?碑还有别的妙用。”
赵锦繁问?:“什么妙用?”
荀子微道:“求子保安产十分灵验。”
赵锦繁眨眼:“真的?”
荀子微道:“传得人多?了,便有人信罢了。我的伯母闲得慌领着她小儿子去沾喜气,顺道替我求了子嗣。你看我有孩子了吗?”
赵锦繁:“……哦。”
荀子微道:“也是因此去无名?碑前的不止有考生,还有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求子人士。不过最近去那里的,多?为赴考的举子。无名?碑是近两年才开?始兴盛,你忘了很多?事?,不清楚这碑也不奇怪。”
近期的公文大多?都围绕着这次春闱。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登科。对于平民和?寒门?来?说,科举是鲤鱼跃龙门?的那道龙门?,跨之则飞龙上?天。自我朝以来?,世家官僚子弟亦不再满足于门?荫授官,以科举入仕为荣。
春闱三年一次,原本去岁就该开?考,但依着旧例国丧三年期间不事?科举,又恰逢去年开?春遭遇大灾,因此春闱推迟了一年开?考。
各地?考生跃跃欲试,怀着紧张又急迫的心情赶赴京城会考。拜佛也好,求仙也好,只要?听说考试有用的,都要?试一试,因此无名?碑才会如此兴旺,那块小小的石碑承载了太多?人的渴望。
每到科考之时,京城会举办各种文会诗会,才华横溢之辈云集,斗文斗诗,赵锦繁倒也很想前去一览这届学子们的风采。
不过她甚少出宫门?,加之少了三年记忆,并不太清楚时下?京城哪处的文会最精彩,哪处的诗会最有趣。且她未经荀子微同意,是不好擅自出宫的。
这些事?也就只能想想罢了。
用膳休息的间隙,赵锦繁盯了荀子微很久,朝他笑道:“朕忽然想到一事?。”
荀子微:“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