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然给街旁一处茶社内的武松打了个眼色。
武松出来,跟上了陈然直奔枢密院而去。
按理说,枢密院作为大宋最高军事统帅机构,理应戒备森严,比白虎堂更加白虎堂才是。
可实际上自从狄青之后,枢密院基本上就完全落入了文人手中。
枢密使与枢密副使,都是标准的西府相公,全都是大头巾。
此时的西府相公是郑居中,是一位标准的士大夫。
整日里忙碌的是在朝堂上搞党争,三五天都不见得能来枢密院一次。
就算是来了,也顶多是看看公文,具体的事务处置什么的,从来都是不管的。
这也是大部分宋时士大夫们的做派。
他们为官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是为了让天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是为了与对头们死磕,是为了游山玩水。。。
缘由很多,可唯独不处理政务。
如此一来,政务多落入吏员之手。
这些小吏看似微末,可贪婪却是突破天际,对百姓们的伤害也是最为深刻。
至于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前任的副使是王襄,他运气不好被落职,现在是由已经出了汴梁城的童贯遥领,挂个名。
所以这大宋最高军事统帅机构里,真正发号施令的成了枢密院都承旨的赵明诚。
赵明诚对军务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对金石的喜好。
他帮陈然在枢密院内混了个差遣,主要就是帮他处理公务。
当陈然带着武松大摇大摆的走进枢密院的时候,进进出出那么多的人,没有一个表示异议的。
甚至有之前认识的人,还会主动打招呼。
来到赵明诚的办公室,武松满脸都是诧异“这就是枢密院?这防备也太松懈了些。
”
在他的印象里,枢密院这等军机重地,自当是比白虎堂还白虎堂才是。
可自己这个外人,居然如此堂而皇之的一路入内,这实在是。。。
“现在的朝廷就这样。
”
陈然在书案后坐下,伸手研墨铺纸“都忙着争权夺利,忙着搞党争,忙着弄财货。
别的事情,没人管的。
”
武松气愤“这等朝廷,不要也罢!
”
“我们不就是在做这件事情吗?”陈然笑着提笔,迅速写下了一份调令。
写完之后,取出几枚官印分别用印。
武松好奇的上前,却是愕然见着陈然手里拿着的居然是枢密使的印!
“西府相公不办事,可事情终究是要去做。
”
陈然笑着将印收起来“他们就干脆将印都放在一起,给办事的人去用。
如此一来,就省的办事的人不断的去寻他们用印。
”
“这可真是。。。”哪怕是武松,得知此事也是咂舌“诸位相公们,简直就是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