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一思忖后,刘曜这才试着解释道:“不如咱们便以郑师为例,如何?”
郑玄一下子来了兴趣:“沛王殿下请讲。”
“在下以为,为人师者,亦是千秋大业!”
刘曜这第一句话,便直截了当地点明了主题。
“……”郑玄微微一怔。
“而且!此千秋大业,丝毫不比封侯拜相差,反而要高尚得多!”
刘曜这第二句话,更是将老师这个职业,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郑玄心中欣喜,但却没有丝毫外在表现。
刘曜继续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郑玄闻言,不禁点了点头:“殿下言之有理,郑某办此书院,正是为了解他人之惑,传授正道于学者!”
此时的荀攸完全懵逼了,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家殿下,居然能和大名鼎鼎的经学大师,畅谈为人师道,畅谈千秋大业!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郑玄一下子被吸引进去了,他实在没有想到,刘曜这个年方十五岁,在他眼中完全只能称得上个娃娃的人,居然对师道有如此深厚的见解。
刘曜引用唐代大诗人韩愈《师说》的开篇,其势上恢弘大气,但这一篇实际上是劝学篇,完全不适合现在的场景,胡乱套用,显然不合理。
所以,刘曜在半度中转呈,先用其势把郑玄、荀攸征服,然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回归正途,才是正道!
“孔子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特么的!
刘曜先把孔圣人搬出来,压一压郑玄这老头,他就算再有异议,敢质疑孔老夫子?
见郑玄听得认真,刘曜心中大喜,直接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回归黄土,师道总得有人传承下去,若人人都去当官,何人为师?何人传道?”
郑玄不住点头称善,深以为然。
其实像他这种,教出的学生千千万,一个个不是这个官,就是那个官,而且各个官职不低,对比于他这种山林隐士,毫不客气地说,是成功人士!
这就好比现代的老师,教出千百个清华大学的学生,一毕业之后,各个不是世界五百强,就是外企,年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而他们呢?
依旧是碌碌无名,拿着只能养活自己,甚至不能养家的工资,心里落差一大,谁特么还愿意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