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觉良、曾世安,还有个新冒出的傅天齐,都是一届的学生。
二十年前,每届也就一个班,只要是同龄入学的,都是同学。
吴老师从事教学岗位多年,教过不知多少学生,见过的人更是车载斗量,起初的慌乱过后,渐渐也镇定了下来,隐隐察觉出了金坚的真实意图。
他是来救火的,领导给的任务是安抚家长,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吴老师找到了感觉,摸到了金坚的意图后边回忆边叙述。
伍觉良是单亲家庭,母亲离异,带着他独自生活,在班级里独来独往的,各方面表现都一般,没什么特别的记忆点,成绩不好不坏,属于老师不用怎么操心但也不怎么关注的那类孩子。
之所以吴老师说伍觉良挺特别的,就是这孩子经常生病,动不动就请病假。
他妈到学校里来找过吴老师几次,话里话外意思是学校里有人欺负伍觉良,让吴老师多关注。
事实上吴老师并不认为学校里有人在欺负伍觉良。
“当年的孩子们还都是很淳朴的,不像现在什么校园霸凌啊,没有的事。”
傅天齐和伍觉良的性格脾气比较相像,也相对孤僻,不过傅天齐脑子很聪明,成绩非常好,相比于伍觉良这种显得比较平庸的孩子,他在学习方面还是很出挑的。
傅天齐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父亲是工人,母亲在家里接点手工零活做,似乎精神有点问题,吴老师从来没和他妈妈接触过,日常沟通都是和他爸爸。
“他爸爸倒是蛮通情达理的,可惜了。”
至于曾世安,成绩好,性格好,家庭好。
六年级那一年,曾世安母亲得病去世,班级还组织去参加了葬礼,曾世安哭得很伤心,等到开学之后,曾世安就转学了。
这三个孩子虽然最后都是单亲,吴老师对他们三个的印象则各不相同。
伍觉良是个相对普通平庸的孩子,唯一的记忆点就是孱弱的身体和有点难缠的母亲。
傅天齐呢,可惜,这是吴老师对那孩子最深的感觉,这么聪明的孩子生在那样的家庭里,可惜了。
曾世安就是典型的三好学生,吴老师的教学生涯中这样的学生每一届都会有几个,曾世安也不能算是最特别的。
金坚听完以后,给了吴老师一个“兄弟,你很上道”的眼神,吴老师:“……”
“吴老师,我冒昧地问一下,当年有关这些学生的哪些资料你还保留着吗?”
金坚也恢复了冷静的公事公办的态度。
吴老师感觉自己像在接受警察盘问似的,他想了想,说:“学籍档案都是跟着学生走的,应该没什么资料留存下来。”
金坚:“当年除了曾世安之外,伍觉良和傅天齐都留在了幸福学校读中学是吗?”
吴老师点头,“伍觉良没考上高中,傅天齐上了四中。”
四中是省里的第一梯队学校,能从幸福学校考入省重点,
看来这个傅天齐的智商是真高。
“之后这些孩子的去向,你还知道吗?”
“不知道。”
吴老师解释说,“有些孩子或者他们家长跟我关系比较好,一直保持联系,相对好一些,这两个孩子本身性格上就比较孤僻,说实话,他们上中学跟我们小学就是隔壁两栋楼,也没回来看过小学的老师,所以……”
“这两个孩子本身关系好吗?”
吴老师摇头,“没感觉到。”
“那么曾世安呢?”
“曾世安人缘比较好,跟班级同学基本都算玩得来。”
三个孩子。
似乎各有相似,也有不同点。
从性格来看,傅天齐和伍觉良更像,而从个人的能力水平来看,显然傅天齐和曾世安是一路人。
傅天齐这个人物相当关键。
问题是,人呢?
在吴老师说出名字的一瞬间,金坚脑海里就翻了下幸福公寓的住户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