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常爷爷的回忆,三叔常山渡江战役时就在东段,当时是先头部队,身上套着木头做的救生衣,坐着老乡的渔船下的水。
爷爷说,三叔就不像是个北方孩子,他不喝酒,却很喜欢甜味,参军前奶奶用小米去城里换了糖果给他带着,他一直舍不得吃,后来胳膊受伤,他疼的受不了,就把糖吃了,可糖纸一直贴身留着,想家的时候就拿出来闻一闻。
常威静静的站在桥头堡那招展的红旗下,望着浩荡宽阔的江面,脑海里都是那一夜。
火光冲天,炮声隆隆。
他们壮怀激烈,他们热血澎湃,他们期待着新中国的建立,毫无畏惧的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他们划动着船桨,面对空中呼啸的子弹和火炮大声谈笑着,言语中都是对于未来的期待。
“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吃的饱,穿的暖!”
“他们一定有书读,不会像我们,大字不识一箩筐。”
“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应该能吃上肉吧?”
“再也不会有人可以随意欺负他们了。”
所有的期许,都说的是“他们”,丝毫没提自己未来会如何。
最后,这些笑谈汇聚在一起,千丝万缕凝聚成一股冲天气势,在常威脑海里炸响。
“向前,向前,向前,为了新中国,前进——”
从长江大桥上下来,他又去了雨花台祭拜革命先烈,还特意到普德寺外祭奠了三十万同胞。
这里埋葬着被倭寇杀害的9721位遇难同胞。
今天的金陵天色阴沉沉的,有种沉重的气息笼罩在城市上方,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常威静静的站在原地,跟在他身边的金陵调查厅陪同人员只能听见他一直在喃喃自语,“等等吧,再等等吧,等到有一天,等到再次开战。。。。。。”
也许真的那一天来临,他已经老的走不动路,也许那一天他已经不在了,但正如范伟临刑前对鬼子军官说的那句话,“你晓得不,我的太太又怀孕了。”
他还能感受到沁入地面那些鲜血的温度。
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国家和民族,不应该忘记仇恨和屈辱!
。。。。。。
最抚慰人心的,是一碗鸭血粉丝汤。
即便常威是个不安分的人,但是也愿意生活在和平年代,温和平静的日子里,坐在街边的小餐馆里,吃着一碗热腾腾的汤粉,幸福而美好。
满是梧桐树的街道上,人们脚步悠闲,不时会停下来欣赏春的气息。
在接到范团儿电话的时候,常威正在学习如何做鸭。
做鸭,当然是指用鸭子作为原材料的一道菜肴,教他的是宾馆的大师傅。
金陵是一座离不开鸭子的城市,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游到江北,正如扬州,没有一只活着的鹅可以游到江南。
盐水鸭,板鸭,烤鸭。。。。。。
“行动今天晚上开始。”范团儿在电话里含糊的说着。
常威当然知道她说的是什么行动,因为大神镇压,都怕他被关进小黑屋,所以沪上的事情对于常威来说有点虎头蛇尾,但是他想做的事情一直在关注着。
“注意安全。”他也叮嘱了一句,思忖片刻道:“不用太麻烦,我原本的意思是。。。。。。只要让他们离开原来的轨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