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旻走到长秋宫正殿大门外时,恰巧遇到迎面走来的甄宓。
于是,赵旻与甄宓对视着彼此靠近……
然后,当二人错身而过的一瞬间,甄宓压低声音道。
“兄长,家姊近日遣心腹传来书信,称袁绍已立嗣子。
”
赵旻当即止步。
其人并未回头,而是压低声音询问甄宓。
“阿宓,莫非袁尚乎?”
甄宓低声“嗯”了一声。
“袁熙已向袁绍、刘氏保证,其人将竭尽全力保护袁尚周全。
”
赵旻也低声“嗯”了一声。
“阿宓请自便,今晚回府后,我再与卿详叙。
”
甄宓俏脸微微一红,又一次“嗯”了一声后,便匆匆而去;赵旻则径直走入正殿之中。
其人先向正教儿女读书的伏寿顿首行礼,而后,其人便径直走到伏寿身前十余步处,复又躬身行礼。
“禀皇后,袁绍命在须臾,且已立袁尚为嗣子。
”
伏寿登时芳心大悦。
佳人在吩咐一对儿女自行读书之后,便招呼爱郎落座…
当然了,二人虽是对坐,却相隔较远。
“太子太傅,如此说来,河北将生乱矣?”
赵旻默默吐槽:这好像不是什么好事儿吧?
其人作是念,口中却道:“回皇后,河北必生乱也。
”
伏寿更加开心。
“太子太傅,若如此,河北何时可定?”
赵旻叹了口气。
“回皇后,河北士人必将同仇敌忾,河北从此难定矣。
更何况袁熙已向袁绍承诺,其人必护袁尚周全。
是故,臣以为,卫府应暂且静观其变,以待良机。
”
万幸在这段日子里,赵旻这个苟哥,一直在耐心向伏寿解释,对待河北应该苟…咳咳…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应如孙子他老人家所言:
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如此,方为苟道…咳咳…用兵之道也。
因此,伏寿此时笑道:“此事由夫君…咳咳…此事由君自决即可。
然则…并州、青州、辽东而今局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