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卫将军今有兵马几何?”
腹黑男张口就来:“我共有二十八万兵卒,其中骑兵十万,步卒十八万。
”
也就是赵旻麾下臣属听不懂赵旻那地方口音浓重的宛城话,否则他们一定会再度刷新自己对赵旻的认知。
塔读@^>
赵旻突然有种历史上曹操得许攸之感。
他心道:莫非,此战的X因素,便在于此人?
于是其人抱拳正色道:“旻愿闻其详!
”
娄圭将这几日的战况,包括赵云机警无比地察觉到曹军异动之事,简略向赵旻讲述了一遍。
最后,其人微微一笑:“曹孟德及荀公达演练战术之时,老夫便已收到董府君秘信。
于其时,老夫便已知,此乃荀令君一石三鸟之计也。
荀令君欲耗尽袁曹二军实力,全其人与曹孟德恩义,助卫将军诛除国贼。
卫将军以为然否?”
赵旻颔首:“正是。
然则,何为子伯先生所言之隐患?”
对不起,自易教授大放厥词、口吐芬芳之时起,云某便已对其人粉转路,再也不关注其人。
其人洗白鸦片战争,大谈特谈历史虚无主义,鼓吹西方而贬低神州…呵呵,我只想说,对其人封杀得好!
干得漂亮!
塔读@告^在线免。
费阅&读!
魏武滥杀如此,岂有半分公德义理之心?
曹公基业以权谋霸术而成,既行霸道,与之相伴者,必是累累白骨、滚滚头颅。
曹公非善类,却焚书以安众心。
这与其真实面貌严重相悖。
如此行事,恰恰源自“居约易出人下”。
兵弱敌强时,曹操往往表现出谦虚豁达的一面;强弱易主后,曹操则凶形毕露,滥施屠刀。
曹操势单力孤时,不仅谦恭下士,连叛将也不加处置;还要提携重用、甚至给叛将加官进爵。
兖州魏种,为当地豪族。
曹操入兖州(192)后,为笼络地方强宗,举魏种为孝廉。
注:孝廉,即“孝子”与“廉吏”。
郡国按每二十万人举一人。
东汉末期,“孝廉”沦为世家大族操纵地方选举的工具。
凡郡国,岁尽遣吏上计,并举孝廉,郡口二十万举一人。
--《续百官志》
兖州之乱(194)时,曹操坚信魏种不会弃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