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先是向蔡瑁深施一礼,复又向方才开口之人躬身作揖,这才抚须仰首冷笑起来。
“德珪叔父,方才马兄所言极是!
窃以为,此不过卫府细作大放厥词耳!
某等切不可捕风捉影、信以为真!
呵呵,太子太傅若当真如此了得,又何至于不能定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府?”
此人颇为了得,一句话便说到了关键点上…
尽管此人根本不知道,苟哥究竟有多狗。
他以为他以为的,就真是他以为的?
那年约四旬之儒士,正是襄阳马氏之人、后来马家五常的生父马俊。
而那一句话便点到关键的年过而立之儒士,则是后来的季汉重臣、出身于襄阳另一豪门向氏、后来性行淑均之将军向宠的生父向朗。
这二人虽皆属荆襄崇尚儒家经学的“耆老派”,却兼习法家韩非子“法术势”之思想学说,属于“耆老派”中的“少壮派”。
与“暮气沉沉、伏膺儒教”的耆老派不同,少壮派“儒法双修、王霸兼杂”,二者之间的学术风气与精神面貌,呈现出完全相异的色彩。
“少壮派”的心态,与以“管仲、乐毅”自诩的诸葛亮大致相同,是寻找代理人(齐桓与燕昭),维护江汉政权的割据局面,借此为进身之阶。
(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摘自《蜀书之诸葛亮传》
历史上,襄阳马氏、向氏也因此对具备成为“齐桓、燕昭”潜质的刘备颇为支持。
准确来说,襄阳马氏、向氏,属于侧重于荆州割据的“耆老派”。
因此,马俊、向朗二人的立场,并不倾向于太子太傅、卫将军赵旻。
至于纯正的襄阳“耆老派”黄承彦…
人家女婿如今颇受已割据交趾的刘备信重,老头儿倾向于何人还用多说?
要知道,这三人背后,分别是襄阳黄氏、马氏、向氏三大门阀。
以是故,三人先后提出质疑之后,节奏便被带起来了。
一时之间,非但与赵旻私交平平的襄阳蒯氏,就连家中子弟在卫府任职的襄阳庞氏、新野邓氏(邓芝在赵旻老丈人张绣麾下任职),都对此半信半疑起来。
这也不怪他们,委实是蔡瑁说出之事太过于惊世骇俗。
赵旻实力发展确实快,卫府也同样兵精将广,但是!
那可是袁绍啊!
更何况,战场还是在袁绍的大本营、河北第一城邺城城下!
袁绍在邺城会输吗?
呵呵!
这些荆襄豪族们,对此事持怀疑态度。
所以,他们的讨论声渐渐变大了。
“卫府固然兵强马壮、百战百胜,然则…袁本初雄踞河北、鹰扬河朔长达十余年之久,太子太傅恐难以于数月间大胜袁本初也。
”
这是蒯越。
“兄长所言极是,当今天下,可胜袁本初者,必太子太傅也。
然则…卫府于邺城城下大胜袁本初,愚以为此必为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