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魏延互相打量着彼此,皆暗暗心惊不已。
马超心道:此人面若重枣、须髯及胸、昂藏英武,莫非乃关云长乎?
魏延心道:此人仪表堂堂、身手矫健、英姿勃发,莫非常山赵家又1人杰乎?
2人惊疑不定之下,1时间,喊杀震天、哀嚎不绝的战场之间,此地竟极为吊诡地安静下来。
好在这俩人都是急性子。
如是般,2人不约而同地问道。
“阁下何人?”
旋即,2人再次同时开口。
“俺乃右扶风马孟起也(某乃南阳魏文长也)!
”
然后,2人双双松了口气。
不是河东关云长(常山赵子龙族亲)便好!
最后,2人再1次涌起同1个念头:此人非但看似武艺不俗,兼且颇为有趣!
由是故,2人之间敌意大减。
小马哥挺起长枪道:“魏文长,你若可与俺大战两刻钟,俺便饶你不死如何?”
魏延心道:哟?你竟如此小觑于某?嘿嘿,也罢,某既与你投缘,稍后便留你1命!
于是魏延冷笑道:“孰胜孰败,犹未可知!
你且与某1战再言其他!
”
言罢,魏延提起手中的长枪、拍马上前。
在此有必要多提1句:
枪、矛、槊这3种兵器,后两者其实都是矛,不足丈8(汉尺1尺23公分左右,丈8为4。14米左右)者为矛;
长度达到丈8为槊,因槊为骑兵专用,故其又称为马槊。
枪指的是两头削尖的长杆竹木兵刃,所谓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斩木为兵者即是枪。
枪诞生于两汉,而矛则起源于石器时代。
1言蔽之:矛、槊皆为矛,枪为竹木削尖制成。
本书效仿北宋,所有长柄尖头兵器皆称枪,为突出关公特殊地位,将其人兵刃单独列为矛。
此事详见作者的话。
说时迟,那时快。
马超、魏延2人眨眼间已交手。
【作者题外话】:呵呵,魏延自信过头了。
其人武艺或许不在曹魏5子良将之下,或许可与虎痴许褚1较高下,但是…
对面可是马超耶!
将曹**到割须断袍、与张飞不相上下的马超耶!
魏延乐子大了!
这里有必要科普1下冷兵器知识:
战场之上,讲究的是硬桥硬马、生死搏杀,所以所谓“白蜡杆”那种带弹性的枪杆,是不可能出现的。
5代十国,铁枪王彦章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其人枪杆为铁制;
打虎将李存勖据说也是用重矛,而且诸君都懂物理,枪杆轻、枪头重会造成什么后果,诸君想必也不难想象。
矛最早见于《尚书》,早在商代便已普及到战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