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锦”,指的是用3色蚕丝织成、其上有花纹的织物。
而巴蜀之所以富庶,是因为蜀锦不但是优质商品,更是这时代堪比金银的优质硬通货。
在汉末,董卓掌权之后,毁坏铜人,改铸劣币,最终导致“货轻物贵、钱货不行”。
最终离谱到什么程度呢?
1斛粮食(约折合如今的27。5市斤)乃至于数十万钱。
几十万买2十78斤粮…可见汉末的货币信用体系崩溃得有严重!
(董卓)椎破铜人、钟虡,及坏5铢钱。
更铸为小钱,大5分,无文章,肉好(毫)无轮郭(廓),不磨鑢。
于是货轻而物贵,谷1斛至数十万。
自是后钱货不行。
摘自《魏书之董卓传》
自初平元年(西历190),流通两汉数百年的5铢钱遂废。
取而代之者,是粮帛,即粮食和绢帛。
其中帛,即金银细软中的细软,直至明清,帛也依然是硬通货。
这种以“粮帛”为货币的制度,在后世被称作“本色”,帛又称为“本色银”。
与之相对,金银等贵金属称作“折色银”。
绢帛有多流行呢?
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
故蒋济为护军时,有谣言“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5百匹”。
宣王(司马懿)与(蒋)济善,间以问济,济无以解之,因戏曰:“洛中市买,1钱不足则不行。
”
遂相对欢笑。
以上皆摘自鱼豢《魏略》
蒋济索绢,绝不可能是给自家人做衣服。
什么衣服需要千匹、5百匹绢?
这是给大象穿的?
所以人家其实是在索贿。
蒋济后来与司马懿谈到索贿之事,2人“相对欢笑”。
司马懿大概很受蒋济启发,后来前者安排儿子司马师出任中护军,可想而知又是怎样1番光景。
由此可见,绢帛其实就是金银1样的货币。
石虎于铜爵台(即铜雀台)上更起5层楼阁,去地3百7十尺(够高的),周围殿屋1百2十房。
正殿安御床,施蜀锦流苏斗帐,4角置金龙。
摘自《邺中记》
石虎(十6国中羯族后赵皇帝,石勒的堂侄)以邺为都城,在铜雀台上置“御床”,4角雕金龙,床上床下各有3十名侍婢,穷奢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