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很难过,这年代的再见,可能就是永远。
“难道你还没有意识到吗?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俄罗斯才是最好的选择。”
比利很冷静,他手边的《帝国涅槃》,是《大西洋》为俄罗斯出版的专刊。
随着销量越来越高,《大西洋》已经从每周一期,增加到每周两期,并且陆续为欧洲国家制作专刊。
《大西洋》为欧洲国家制作的专刊,纸张采用更高档的铜版纸,内容包括旅行家撰写的游记,和专业摄影记者拍摄的大幅彩色照片,每一本售价高达25美元仍供不应求,很多欧洲老移民,纷纷抢购《专刊》,以聊解思乡之苦。
由于欧洲国家的历史不同,《大西洋》为俄罗斯制作的专刊多达125页,25美元肯定是赔钱的,《大西洋》杂志社却加量不加价,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俄罗斯大亨都要来美国经商,美国才是未来!”
詹姆斯对美国坚信不疑。
“美国确实是富翁的天堂,但却是我们穷人的地狱。”
比利对俄罗斯的向往,胜过对美国的爱。
“比利,你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已经脱离贫民阶层,即将成为——不,你已经跻身精英阶层。”
詹姆斯为好友感到惋惜,不知道比利吃错了什么药。
“美国曾经是我的梦想国度,但现在不是了,我现在无比确定,我的梦想只有在俄罗斯才能得以实现。”
和詹姆斯不同,比利是来自法国的新移民,他出于对美国的认可来到哈佛求学,现在又因为同样的原因放弃美国。
比利最喜欢读的书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托马斯·莫尔创作的《乌托邦》,他被这两本书中所描绘的场景深深吸引。
来到美国之后,比利终于认清了美国的本质,这里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和皿煮。
也对,清教徒建立的国家,怎么可能是皿煮和自由的呢。
“你错了,只有在美国,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俄罗斯只不过是一个披着民主外衣的封建国家,你所看到的都是假象。”
詹姆斯情绪激动,对俄罗斯的反感达到极点。
“如果你说的是对的,那么美国就是一个披着皿煮外衣的奴隶制国家!”
比利去意已决,宁愿为此放弃学业。
和比利一样,无数年轻人来到俄罗斯,决心用毕生精力追逐自己的梦想。
同样在三月份,俄罗斯西伯利亚银行和德国德意志银行达成协议,西伯利亚银行向德意志银行注资10亿卢布,帮助德意志银行稳定马克币值。
西伯利亚银行获得德意志银行百分之二十股份的同时,派人对德意志银行的运作进行监管。
在西伯利亚银行向德意志银行注资之后,以尤里耶夫财团和尤苏波夫财团为首的俄罗斯资本加大对德国的投资力度。
3月20号,在尤里耶夫财团的协助下,本茨汽车公司和阿穆尔汽车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将在德国成立合资工厂,进行联合经营。
菲利克斯则将投资方向锁定在德国交通领域。
经过两年的努力,俄罗斯的铁路网基本恢复正常,接下来俄罗斯政府还要修建将所有城市连接到一起的公路网。
通过修复铁路,俄罗斯积累了一支具备强大专业能力的工程队伍,不管是设计能力还是施工能力都达到世界一流。
在修复西伯利亚铁路之后,俄罗斯境内的铁路建设将告一段落,正好可以将工程队伍转移到德国,为德国的重建贡献力量。
这时候英法美才注意到,俄罗斯这分明是要独吞德国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