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免费阅读 > 第108章 帝国的俾斯麦(第1页)

第108章 帝国的俾斯麦(第1页)

第108章帝国的俾斯麦

乔治一番话,直接把米柳京聊自闭了。

米柳京先后毕业于莫斯科大学附属贵族中学和军事学院,在军事学院就读期间列入军籍直到退休从未离开军队,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俄罗斯军队。

跟米柳京聊治理国家,属实有点强人所难,人家不擅长这个,又不像乔治一样,一知半解就敢大放厥词,对于米柳京这样身份地位的人来说,任何言论都是要负责任的,不能信口雌黄。

“你觉得应该怎么做?”米柳京不耻下问,这才是讨论的正确态度。

“发展经济,注重民生,缓解阶层矛盾,把国家的主要方向从对外扩张上,转移到发展经济上——”乔治张口就来,米柳京如果愿意听,乔治能一口气说到明天早上。

“具体点。”米柳京不满,套话人人都会说。

“我们就拿这一次部队换装来说,能否借助这个机会,对帝国的军工体系进行现代化改造,不说生产最先进的武器,至少不能连刺刀和火炮都不能生产吧?”乔治还真有细节,关键是决心。

俄罗斯就像21世纪的网络写手,什么都会点,什么都不精,说好听点是万金油,说难听点就是油腻。

俄罗斯的军工体系并非不堪一击,步枪、火炮、军舰什么都能造,关键是造不好。

俄罗斯也不缺人才,科学院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无烟火药攻关,充分证明了俄罗斯的底蕴。

匕首钢不过关那点事对于俄罗斯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关键看想不想做,有没有动力。

俄罗斯不缺市场,常备军、预备役加起来近200万,当世所有国家首屈一指,这还没算战时临时征招的哥萨克,凭借俄罗斯国内市场,再养三个图拉也没问题。

“说的轻松,你知道这要花多少钱吗?”米柳京当了20年陆军大臣,怎么可能不知道军工体系的弊端呢。

“有个问题,军队换装之后,那些替换下来的伯丹步枪怎么处理?”乔治最擅长的不是训练军队,而是赚钱。

“还能怎么处理呢,逐步淘汰给地方部队,用不完的封存。”米柳京没好气儿,俄罗斯1870年才开始换装波丹步枪,这还没换完呢,波丹步枪就即将淘汰。

换装波丹步枪,是米柳京任内发生的。

“罗马尼亚刚独立,难道不需要先进武器吗?”乔治提醒米柳京,自己用不着可以卖给罗马尼亚人啊。

罗马尼亚!

对啊,米柳京激动的猛然从椅子上站起来,乔治被吓一跳。

米柳京1816年生人,现在已经是小七十岁的人了,不能受太大刺激。

不过米柳京很长寿的,另一个时空,米柳京活了96岁,一直活到世界大战爆发前一年。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相信都有类似需求,他们的军队需要装备,自身又没有生产能力,如果帝国帮他们把军队武装起来,这更有利于提高帝国在巴尔干的影响。”乔治多管齐下,把用不着波丹步枪卖给巴尔干国家只是第一步。

巴尔干这几个国家不仅没有生产步枪的能力,连生产子弹的能力都没有。

如果这几个国家装备了波丹步枪,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将长时间依赖俄罗斯,除非他们能自己建立军工体系。

自建军工体系的难度,可比独立大多了。

“把注定要淘汰的武器卖出去,帝国也就有了升级兵工厂的钱,而且我建议不再升级三大兵工厂的设备,而是成立新的兵工厂,彻底打破旧有格局,将竞争引入军工体系。”乔治下手狠,一出手就要砸破一堆人的饭碗。

俄罗斯三大兵工厂,图拉成立于1712年,谢厂成立于1721年,伊厂成立于1760年,加起来456岁。

成立时间最短的伊厂,建厂时间超过120年。

虽然乔治不知道三大的具体情况,但是从约瑟夫和伊戈尔师徒的经历不难看出,三大的情况有多复杂,势力有多盘根错节,牵扯到的各方利益到底有多少。

绝对的牵一发动全身。

所以乔治不动三大,而是另组新厂,重打锣另开张,三大也不关,继续生产纸壳弹和铜炮外销,有订单就做,没订单就混日子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