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7章志若鸿鹄甘露殿中,长孙无忌等人看着大唐的陛下赤着脚在殿内转圈子。
李世民眉毛倒吊,面沉如水,只是时不时看着光幕方向“哼”一声,显得愤愤不平。
房玄龄埋头抄写,沉默不语。
杜如晦赞道“大家,仙机言称千古一帝,此之称谓,自古罕有。”
李世民眉毛稍微舒展了一些,也被长孙无忌拉着重新回到榻上。
“既是赞赏,如何要用此等诨号”
同时心里还有一句话就算不用本名,天策上将这个名号也很好呀
房玄龄抄好一段,道
“或是光幕爱护大家,以凤比之。”
“且大家有李家二郎之称,光幕或是以此称而显亲昵。”
这个说法勉强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但随即皱眉道
“朕此后会颁大赦令”
杜如晦低眉顺眼
“前月,大家曾言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好人喑哑。”
随即不再说话。
房玄龄记得这话,前月时大家下诏令,将宇文氏旧党除官削爵充岭表。
朝中有议论称刑罚太过,大家遂如驳斥。
房玄龄心里已经有了猜测,既然克明恰到好处的提起,那恐怕
“大赦令之废,由朕而始”李世民话语铿锵有力。
维护千古一帝的名号,他李二啊不,他李世民义不容辞
“这李世民,真是那千古一帝李二凤”刘备疑惑。
由不得他不疑惑,光幕文字从语气所观,俱是那后辈闻莽的同辈。
但这其中夹杂着一个唐朝的千古一帝
蒋琬捏着手指想了想还是摇头道
“单凭此言难以断定。”
“就仿佛若我题字于光幕,文字前加诸葛亮的前缀,我就是军师乎”
马良同意“难以断定是否伪作。”
情报太少,只能略过不谈,唯有孔明打算之后将记录中涉及到李世民的文字单独整理出来一观。
嗯这便交由公琰去办吧。
刘备语气有点酸溜溜的“如何能称千古一帝”
话里的潜意思大伙都懂高祖汉武哪个不支棱啊怎么偏偏是个唐皇帝
“因其贞观大治”庞统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