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四合院之年代之旅起点 > 第6章 暂且如此的打算(第1页)

第6章 暂且如此的打算(第1页)

第6章暂且如此的打算

可怜的易中海同志,不知道现代人不能随便立flag的梗,精明的一大爷最终被时代痛击,八十年代物价飞涨,国企经营状况不佳,工人下岗,拖欠工资,退休金被拖欠更是家常便饭了,就如同剧中所演的一样,一大爷始终和人保持着冷淡的关系,就连给秦淮茹粮食都得躲着人,深怕别人知道他心善的一面,被人惦记上了。

就连刘海中这个粗鲁人渣都有徒弟帮衬,一大爷这个八级大师傅却无人问津,最后只能如同抓紧救命稻草般抓紧了那时能月赚2500元的何大情圣,老了才能混点荤腥。

幸好中院的西厢房前没站人,老贾家大概在屋里吃饭,不然马清又得打招呼了,还好还好。

马清的脑子里回想着老贾家的情况,老贾也是娄家机械厂的大工,当然还不到大师傅的级别,娄家的大师傅可是住独门小院的。

他们这几家当时都是娄家机械厂大工级别的高级打工人,解放前娄家把他们安排到这四合院生活,贾家分到了中院的西厢房,这在以前可是院子里最好的房子啊。

贾东旭是三一年生人,十五岁就靠他爹进了厂子,和他爹一起当钳工,五一年的时候娶了秦淮茹,男帅女靓,盛大的婚礼可是轰动了南锣鼓巷这一片。

五三年老贾也没熬过那个冬天,留下了还算深厚的家底,家中的缝纫机似乎也讲述着这个家庭的兴衰故事,

现年28岁的贾东旭就是红星轧钢厂的四级钳工,拿着66块的基本工资,超过70块的每月收入,再加上秦淮茹在附近的背服厂上班,一个月也有近二十来块钱的收入,(建国后,国家每年都在招收工人,特别是57年到58年一年多的时间里增加了2000多万的工人,很难想像嫁入城里,拥有城市住房条件的秦淮茹没有工作,所以本书按照正常的逻辑给秦淮茹安排在集体所有制的被服厂上班,不然很难把一个和社会脱节的家庭妇女,跟拥有着能让医生开出假怀孕单的社会人联系在一起,而且后剧中,秦淮茹对要何玉柱的盒饭给孩子增加营养的执念,都暗示着贾家本来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全家近百元的月收入,支持着老贾家每三年添一丁的速度逐步壮大。

秦淮茹这时候才26岁,完美的年纪,舒心的生活,确实是南锣鼓巷一带名副其实的一枝花,这也许就是隔壁的何玉柱为啥非要找个漂亮媳妇的根本原因。

也许是见过繁花后的单纯好色,也可能是少年心性不服输,你贾东旭娶漂亮媳妇,我比你差啥。

至于贾母,更不是那些四合院小说里写得泼妇,更是因为家庭在这一片还算相对富足,一直是有点傲娇的,是有那麽点傲气在身的,平时待人接物都是清清淡淡的,至于两个孩子就更没啥可说的了,还是小豆丁呢。

马清脑子里闪过秦淮茹丰腴的身子,不过对于见识过现代审美轰炸的自己来说,完全是小儿科吗,再加上刚觉醒的缘故,内心不起微波。

越过中院正屋旁的游廊,来到了后院,后院这时候没有人,马清不由得松口气,他是真不想再和人打招呼了,只想快点回家。

结果路过刘海忠家的时候,屋子里传来一阵阵的抽打声和告饶声,看来经典名场面,刘海忠打孩子又上演了,其实老实来说,刘海忠也并不是老是打孩子,只是作为一个七级锻工,他下手确实是有点分量的。

这就导致刘家两兄弟每次被打就闹出很大的动静,搞得大家都知道了,影响就深刻,当然了,影响最深刻的还是挨打的两兄弟了,打散了父子间最重要的温情。

刘海忠这人是典型的功利性人格,他打孩子不留手,却又可以对徒弟付出极大的热情和投入,仔细想想,也许刘海忠早早看清了自己的两个小儿子的本质,根本不抱希望了,宁愿对徒弟加大投入也不对儿子虚情假意,人性之复杂可见一斑。

刘海忠作为红星轧钢厂的六级锻工,享受着整个四合院最高的个人粮食定量,作为重体力的抡锤工作者,每月定量高达55斤。

但由于是大师傅了,其实平时抡的是小锤,苦力徒弟们干着,关键时刻才轮着小锤做修正,除去这段大锅饭时间,一直都是四合院里的炫蛋狂魔,踩着用工规则中的「bug」,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

整个四合院里,无论是原剧还是现实记忆里,马清都十分厌恶刘海忠,在他的身上,一点点中国人的温良都没有,全是人性中的狡诈算计。

如果说三大爷的算计是为了整个家庭,刘海忠就完全是为了自己,他的这种性格也完美的继承给了他的几个儿子。

马清完全不想和这家人扯上什麽关系,赶紧往自家的东北角院走去,进了自家小院,关上院门,世界一下子似乎安静了下来,马清走到自家屋檐下拿个凳子坐下,看着地上的积雪,突然间袭来的寒冷令他恍惚了起来,今天实在是有些精彩,也不知他心里想着什麽,嘴里吐出一个「操」字。

第二天的清晨,马清是被冷醒的,昨晚他把父母的被褥铺盖全转移到自己的床上,来了个双倍温暖,结果到了早上还是被冷醒了,这该死的北方天气,前世生活在南方的马清嘟囔着起了床,今天要去上学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马清读的红星中学其实就是红星轧钢厂的子弟校,是一座包含小学和初中的大型学校,除了轧钢厂的子弟在这里上学,也招收附近居民的孩子,是一座在四九城排不上名号,但紧跟第二梯队的好学校。

马清循着前身的记忆,走进了学校,找到了自己的教室,自然又是受到同学老师们的嘘寒问暖,马清能怎麽办,自然是照单全收,一一答谢了。

原身的成绩尚可,上高中应该是没什麽问题的,但是上中专多半是不行的,作为熟知历史轨迹的马清自然是不打算读什麽高中的。

其实作为一个出社会很久的老油子,他现在坐在课堂里都觉得难受,上高中考大学要7年;要是考上中专就再读三年到四年;或者毕业就进厂去打螺丝,少走几十年弯路?

在马清心底深处,有个冒险的声音在大喊着;「香港丶香港」。虽然才穿过来没多久,但作为一个看过二十一世纪繁花的人,享受过二十一世纪新生活的人,马清很崩溃,这个时代,眼睛看见的实物景象,对于一个见识过新世纪城建的人来说,到处都是暗沉沉的,落后丶肮脏丶乏味丶单调。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