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庶女亦安笔趣阁 > 第 27 章 钦差(第3页)

第 27 章 钦差(第3页)

湖广上百官吏尽皆参与此案,让人触目惊心。

登闻鼓响后第五天,太子病故。

而周璋之父,便是自原布政使病故之后,接替的新任布政使,到任不过四月。赈灾款项在这之前早已被分润完毕,留给周衍锴的只有一沓处理好的账本。

出于对总督的信任,周衍锴毫不犹豫地在各项支出后盖上了布政使大印。自周衍锴平反之后,各地主官时常警醒,白成文主管江南民政、财政,事事躬亲,经常到民间明查暗访,就是怕周衍锴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复。

秋粮已收仓入库,转眼又是一个丰年,怎么能不让人高兴呢?

而太子驾崩的消息传到各地后,各地无不惊愕。太子比圣人还要小上二十来岁,怎么竟去了?!

登闻鼓响后第十六天,原湖广总督传首九边,原湖广布政使凌迟处死。

总督夷三族,布政使全家抄斩。周璋父亲,便这样身死家灭。而周璋能活下来,全因为他当年年不满六岁,又有陆望在旁冒死谏言,布政使履职不到四月,如何能在一年前贪墨如此巨款。

但当时暴怒的圣人管不了这么多,他觉得就是这些黑心肝的畜生气死了他的儿子。周衍锴连为自己申辩的机会都没有,便带着一家死在了刑场上。

陆望给圣人提了醒,原先那位病死任上,子孙还得到加恩的那位布政使,也被开棺戮尸,子孙追贬。这位在死前给自己扫了尾巴,却还是没想到圣人的怒火如此猛烈,也没有想到,太子恰好在这个时候薨了。

无人在意周衍锴的悲愤,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是该死的。湖广上至总督下至县令,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无辜的。怎么就单独显出一个周衍锴来,即使他是崇元三年的探花郎。

在四年前,白阁老核对陈年案卷时,发现在周衍锴履职时,布政使大印出现在了它不该出现,也没有理由出现的地方。

白阁老对当时还康健的次辅蒋阁老和首辅提出重新核查。由此,才为周衍锴平反。

而周衍锴唯一幸存下来的儿子周璋,也已经没为官奴七年。

真相大白那一日,圣人当着满朝文武后悔不已,直言误了周卿。这时候圣人又想起他是崇元初年的一甲进士,欲额外加封他的儿子为正一品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被内阁辅臣联合拦下。最后授予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之职,赏二品飞鱼服,入国子监读书。如今堪堪脱离文盲的范畴,能够读些经典。

这也是周璋为人冷漠的原因之一,让他开口,也不知和别人说些什么。

褚师意安坐校场,他比旁人远要了解当年的旧事。若非陆太傅冒死陈情,周璋一个六岁小儿如何能活?首恶的陈总督连三岁幼子都被溺死,怎么偏他活了下来?

后来若不是白阁老理事谨慎,又怎么会有周璋的今天?所以褚师意并不会觉得白成文的家眷有什么危险,直到小兵来报。

“禀将军,刘按察使派人来传话,说周指挥使从按察使司衙门调了五十精锐,往布政使的府里去了!”这是要抄家?

褚师意霍然起身,半天磨着牙道,“这个白眼狼儿!”

“备马!给我备马!”好歹褚师意还留有一丝理智,没有带上士兵。不然很可能演变为双方械斗,在御前交不了差。

周璋听完亦安答话,发现并无有破绽之处,于是对陆氏提出要去白成文的书房看一看。

若布政使真和巡抚有勾结,这个时候出其不意查抄书房总能有意外收获。这还是周璋在锦衣卫的同僚告诉他的妙计,“这些官老爷平时警醒着呢,非得来个出其不意才行。”

这也是周璋为什么选择突击查访的原因,若其中真有猫腻,便少不得为国除害了。

陆氏面色未改,只让人陪着前去,对几个女孩儿道。

“真姐儿带你妹妹们到碧云馆避一避,等这桩事了了再说。”陆氏这会子已经恢复平静,安排几个女儿。

亦真用力点点头,带着亦安几人去碧云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