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第一五六章 几分胜算(第2页)

第一五六章 几分胜算(第2页)

面对蔡京的质疑,林昭摇头道:“目前看就两个商人,至于其他的尚不知晓!”关于吕惠卿的事情,他暂时不打算告诉蔡京,一来是不想透露出苏岸的渠道,二来是不想给蔡京压力。否则说不定听到吕惠卿的名号,这厮便会知难而退,压根不配合。

此刻也是无可奈何,唯有先阴一把“蔡太师”了。不过话中隐含的意思很明显,蔡京大概想到,可能会有幕后主使者。

林昭续道:“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本就可恶,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灾情严重,百姓生活困苦,趁火打劫可耻,更坏破坏青苗法的推行。你想想,当粮食的价格不断暴涨,百姓们借贷的那一点青苗钱能作何用?会被那群不吃人不吐骨头的奸商们掠夺,来年的百姓又如何还贷呢?”

今日是来找蔡京借粮食的,但是单纯的借能管用吗?蔡京或许愿意给面子,也可能多有顾及,推辞拒绝。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将他与自己绑在同一战线,利益相关。其实本身的情况就是这样,现在不过是比较明确了而已。

说到青苗法的推行,算是说道蔡京的软肋上了,顿时有些紧张了。钱塘与余杭本就相邻,可以说是唇亡齿寒,休戚与共,粮食价格暴涨,对谁都没有好处。只不过在开始阶段,林昭吸引了大部分的火力而已,越是往后后面,余杭县也是难以幸免的。

“东阳兄打算如何应对?”蔡京开始有些动心了,开始与林昭偏向同一战线。

林昭道:“为今之计,唯有与之开战,来一场粮食价格战,将他们彻底打垮!”

“粮食价格战?”蔡京也不知是觉得新奇,还是好笑。

“没错!”林昭道:“他们大肆收购粮食,所用的钱财必然已经很多,目的就是等粮价暴涨之后,大赚一笔。如果现在,市场上一直有足够的粮食销售,价格涨不起了,甚至反而下跌,那些奸商就该破产了!”

“嗯,有道理,只是?”蔡京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林昭的意图,到底想要做什么?

“现在缺少的就是粮食,实不相瞒,今日前来就是想要向元长兄借粮!”林昭拱手说道。

“借粮?”蔡京疑惑道:“怎么个说法?”

“借余杭县常平仓之粮!”林昭说出了最为具体的答案,然后专注地看着蔡京,等待着回答。

“这……”提及常平仓,蔡京顿时有些犹豫了。

林昭道:“钱塘县常平仓的粮食只够打压那些粮商,后续的稳定价格,怕是不足,所以才请元长帮忙的。”

“可是这常平仓……东阳兄你也知道,我们怕是也不能随便动用吧!”蔡京在这件事情上表现的相当谨慎。

“这个没错,可是现在是紧急时刻!常平仓的设置本就是为了平抑粮价,只要稳住了局势,那些中立的粮商便会靠拢过来,扭转局势。”林昭解释道:“只要渡过了难关,等粮食价格回落,再买进补充就是了!”

“东阳兄当真有魄力!”蔡京没想到林昭如此大胆,竟然把推行青苗法的粮食全部用于粮食价格战,虽说是为了百姓生计与安定,确实也有些冒险。

“东阳兄,动用常平仓的粮食,官家和王相公能同意吗?”此举最担心的就是皇帝与王安石的怪罪。蔡京在想,林昭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莫不是已经经过了批准?还是他真的胆子大,不在乎?

“我已经上书官家,只是圣裁尚未回复,奈何事情紧急,不容耽误!”林昭道:“不过赵知州对此表示赞同,已经一同上书。官家慈爱,想必会理解的!”

皇帝没有同意,这让蔡京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不过知州赵抃竟然点头了,原来林昭是有备而来的。他没有立即答允,而是在思考,这件事本身没有什么多想的,蔡京所思虑的是政治后果,亦或者利益。

要是自己拒绝了,来日皇帝圣旨却同意了,那岂非尴尬了?得罪人的事情不能干。若是皇帝不同意,这等“先斩后奏”的作为说不定会惹的龙颜大怒。怎么做,风险都是存在的。

那么关键就在于林昭上书,官家是否会同意?事情本来就合理,加上林昭圣宠优渥,何况又加上了一个德高望重的赵抃,官家同意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即便不同意,出了事情不还有赵抃和林昭顶着嘛!

思来想去,蔡京觉得,这件事的风险似乎不是那么大,是可以考虑的。虽说自己有状元头衔,但现在还缺点名望,这次不正是个好机会吗?

沉思许久,蔡京终于点头,他决定与林昭一道赌一次,希望能如愿以偿,捞点东西!

林昭嘴角也露出了笑容,有了蔡京的帮忙,已经多了几分胜算。接下来就该想办法,防着点吕惠卿了!RS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