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曹操曹操就到,宝玉刚进院子就听到了冯紫英在笑他。
不过他也不生气,反而在走进屋子后,乐呵呵提议:“若兰也要参加明年的童子试,冯大哥要不要一起?”
“天爷爷,你饶了我,我可真受不住一直坐着。
”
冯紫英连连摆手,如遇大敌:“四书五经打离了族学,我都忘的差不多了,现在一看圣贤书就头疼。
”
这话,鬼都不信。
宝玉与卫若兰、冯紫英三人中,冯紫英最年长,同时也是耐心最好的一个。
冯家家教慎严,冯紫英少年成名,是京城王公子弟圈出了名的文武双全。
他不愿走科举的路子,说白了还是冯家子嗣艰难,他得跟文臣圈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将来好接他爹的班。
唉,说到底,还是各家有各家的难处。
能安坐京城动嘴皮子,谁又愿意去战场上拼命。
冯紫英有些羡慕贾宝玉,兄弟多就是好啊,宝兄弟这辈子就是文不成武不就,也能靠着他的兄弟富贵荣华一辈子。
“这事儿我就不掺和了,等明年你们考完了,我就候在外面给你们备好酒宴。
京城最大的几家酒楼,咱们挨个去吃一遍。
”
“呐,给你的帖子……”
“什么?”
宝玉接过冯紫英递来的烫金帖子,边问边打开看了起来。
“四月二十一……行冠礼……啊,冯大哥要行冠礼了?”
宝玉蓦然想起冯紫英的年纪要大自己四岁,今年十八了。
他一拍脑袋说道:“那我一定要去,之前叔父说要等二十给你行冠礼的,没想到提前了。
你看看,我连礼物都没准备好。
”
冯紫英笑应:“要什么礼物,伱们能来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我家的情况你们也知道,家中就我一个男嗣,如今东宫已立,太子殿下请了旨意,让我入东宫任职,故而父亲打算提前为我行了冠礼。
我呀,不能一直长不大啊!
”
冯紫英性格极好,人也洒脱,前十八年活得恣意,但从他行冠礼开始,他就要开始承担家族的重担了。
便是不通世事或者说不愿通世事的宝玉,都清楚冯家的无奈之处,不免心中感慨万千,脸上挂上了对好友的同情之色。
贾琮一看屋子里的气氛有些沉闷,心中暗叹一声,提起了方才在荣禧堂时老太太说起的事情。
“宝二哥,冯大哥定亲了,今秋就要大婚。
”
“什么?定亲?哪家姑娘?”
别说宝玉,就是贾琮方才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