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宋王欲受禅而难于发言文言文阅读 > 第六三四章 英雄的荣耀(第2页)

第六三四章 英雄的荣耀(第2页)

唐末战乱,长安城受到兵祸,残破严重。大慈恩寺也毁于战火,只剩下一座大雁塔,却也多有破损,直到后唐长兴二年才重新修葺。虽然已经百年时间,但大宋建国之后,战火停歇,长安也开始逐渐恢复。虽然不见盛唐时的辉煌,却也是西北数一数二的大城池。

在此期间,大雁塔也几次修葺,总算是安然无恙,坚持到了今日,成为长安最负盛名的名胜古迹。

如今身为秦王,驻跸长安,怎么也得去一趟大雁塔才是!

站在二十丈高的大雁塔下,人会觉得有些渺小。毕竟这个年代没有摩天大楼,六十多米高的建筑凤毛菱角,已经是很了不得的高度了。

塔下的大慈恩寺正在翻修,这是赵昭的意思,既然自己在这里,就要让长安恢复生机,引得天下人注视,同时他还有些别的打算。

“唐时,进士高中之后,除了赐宴游览曲江池之外,雁塔题名也是必不可少活动,乃当时读书人最大的荣耀,此举与我大宋东华门唱名有相似之处!”赵昭看着身后诸位进士,笑着讲诉当年的典故。

还别说,很巧合,今日前来赴宴的大都是进士,其中就包括章惇和文及渊!

赵昭道:“昔年雁塔题名是进士的荣耀,本王想让它变成英雄的荣耀。大慈恩寺正在翻修,本王准备在大雁塔下修建一座大宋英雄纪念墙,将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英雄将士名字镌刻其上,让他们百世流芳,好让世代百姓知道他们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的贡献,受万世敬仰。同时,大慈恩寺的法师也会日夜诵经超度,让他们早日往生极乐,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有些沉默了,不曾想秦王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

该怎么说呢?章惇在瞬间体味到了那么几层意思。首先一个,秦王这是有意抬高武人的地位啊!大宋重文轻武,武将在大宋根本没地位。同样是作战,若是文官指挥,胜利之后就大书特书,是了不得的功绩。若是武将指挥,最后也不过尔尔。

仁宗朝时,文彦博不过平定了小小的贝州之乱,便当上了宰相,封赏不断,被广为称颂。狄青平定了威胁大宋南方半壁江山的侬智高叛乱,当个枢密使还被人不断攻讦,以至于后来郁郁而终。

如今秦王公开见英雄纪念墙,就意味着武将和战士的荣光。尤其是建在大雁塔下这样的地方,意味着以后将士们也能名垂青史,万世受人敬仰。

与此同时,武将的地位得到提升。将士们作战的时候势必也会更勇敢,秦王是要以此要激励士气,改变天下风气吗?长安乃是昔日盛唐都城所在,确实比汴京多了些许厚重与勇武。

不过秦王此举倒是充满豪气,难怪他在西北作战中屡屡获胜,他这是要做英雄啊!大宋沉郁已经百年,也许真的需要一位顶天立地,豪气万丈的英雄……

再者,既然是大宋英雄纪念墙,不是应该修建在都城汴京吗?既然冠上了“大宋”二字,该由皇帝来主持修建才是。如今建于长安,由秦王来主持修建,算怎么回事?秦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啊!

不,只能说秦王宏图大志毫不遮掩。毕竟这是一个不错的创举,又并非举兵谋反,何来不臣之说?根本算不上罪名啊!从汴京离开之时,官家赵顼曾经特意暗示自己,在西北注意收集信息,尤其是涉及到秦王的。言语之间,就是在强调抓秦王的把柄,谋反的把柄。

“此乃亘古未有之创举,以后三军将士都会誓死效命,勇敢作战。”有些长安官员立即附和,他们就在秦王身边,是坚定的秦王支持者。

文及渊道:“只是建一座怕是不够,不如禀明朝廷,在汴京或者洛阳,都修建纪念墙。”

赵昭回头看了一眼文及渊,只是淡淡一笑。余光扫过,章惇却一言不发!

“走吧,一起登上大雁塔,看看长安风光吧!”赵昭招呼一声,众人一起登塔。俯瞰下去,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

赵顼心中顿时豪情万丈,站在高处,顿时有种睥睨天下的感觉。

从大雁塔上下来,赵昭问道:“及渊啊,最近忙吗?”

文及渊低声道:“回殿下,还好,夏收之后,百姓们正在归还青苗钱!”

“哦,百姓都还上了吗?今年收成如何?”

文及渊回答道:“去年冬季大雪,所以关陇一带的收成都不错,按照殿下的要求,青苗钱的利息降低了一半,百姓基本上都按时归还了。”

听到谈及青苗法,章惇的耳朵顿时竖起来。他之前听闻秦王是反对变法的,原以为西北之地青苗法肯定被禁止了,怎地还在放青苗钱?

虽然没有问,赵昭却主动回答他,说道:“其实新法并非一无是处,比如青苗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只是利息太高与向地主借贷有什么区别?再者,关陇各州县,是严禁强行摊牌青苗钱,百姓有需要才借。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好多百姓反而因此破产,得不到实惠!”

章惇停在耳中,若有所思。来长安不过短短几日,但心灵上的震撼却着实不小。对秦王赵昭,也多了许多新的看法……RS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