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宋王欲受禅而难于发言文言文阅读 > 第六二二章 西京夜未宁(第2页)

第六二二章 西京夜未宁(第2页)

“秦王人呢?”赵宗晟急忙询问,神色慌张。

“秦王殿下带人去追击刺客了!”

赵宗晟心里咯噔一下,什么追击刺客,怕是已经逃之夭夭了。半个时辰之后,大火扑灭了,他派出的士兵也都会来了,秦王赵昭失踪了。

完了!

赵宗晟一屁股坐在地上,心里拔凉拔凉的,永安县令不明就里,前来劝慰道:“濮王不必担心,秦王殿下是去追击刺客了,秦王英勇善战,必定会平安返回的……说来,那些刺客所用的兵器很像是西夏……”

赵宗晟不由苦笑,担心?有什么可担心的?要是赵昭真被刺杀了,他心里绝对会乐开花的。可是会吗?他是英勇善战,但是只要走了,还能回来?刺客是西夏人?怎么会如此巧合?赵昭这一追,正好顺理成章追去西北。

这个苦差事最终还是办砸了,回到汴京,肯定会是疾风暴雨般的辱骂和责备,没办法向皇帝之子交差啊!

赵宗晟苦恼不已,为今之计,追击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拦截,永安向西百里便是洛阳,去长安必定要经过洛阳,如今拦截,或许还来得及。

赵宗晟起身,立即飞鸽传书,同时派飞马疾奔洛阳城,传讯给西京留守王圭。如今唯一的希望就在他身上,希望能够拦住赵昭。

洛阳城,或许是因为天气炎热,王圭难以入眠。即便是匆匆赶来上任,又接管洛阳大小事务,连续劳累了很多天。身体很疲惫,精神却高度紧张。

这两年王圭的运道不怎么好,准确说自从官家赵顼登基以来,这五六年都是如此。当年他是开封府尹,结果遭遇辽国使臣被杀,两国关系紧张,最终闹的灰头土脸。好不容易当上了参知政事,却又遭遇王安石主持变法,他完全被架空了。

几年下来,竟然有什么大成就。去年好不容易有机会担任陕西路宣抚使,那可是封疆大吏,虽然责任重大,但却是位高权重。

可惜还未上任就被赵昭取代了,给自己委派个宣徽南院使的职位。虽说位置也不低,面子也过得去,但毕竟闹了个笑话。

这次官家又突然之间下旨,将自己调任西京留守,驻守洛阳。王圭人老成精,一眼就看出来关键所在。临走时,官家还特意召自己入宫暗示一番,其实不用多说,他就心里有数。

如今这个西京留守,可谓是责任重大。

短期目标,阻止谒陵的秦王溜去长安;长期目标,如果秦王到了长安,自己就要负责防御关中。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啊!王圭觉得肩上的压力不小。

作为一个担任过副宰相的老臣,王圭自然明白当今官家和秦王之间存在的争斗。将来有一天,站队是必然的。那些保持中立者,要么是德高望重,能力非凡,无论谁当政都会礼遇尊重;要么就是人微言轻,没什么拉拢的必要。

王圭觉得,自己没有那么超然的地位,却也不至于那么无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站队是必须的,可是站在哪边呢?

儿子王中岏的态度,站在官家这边。原因很明显,陕西路宣抚使的职位就是被赵昭抢走的,为此王家可丢人了。此番西北作战大胜,赵昭为此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和功勋。王中岏认为,这些本该是父亲王圭的,是属于他们王家的。

王圭轻轻摇头,事情哪里那么简单?西北战事,换了自己就一定能够胜利吗?赵昭的军事才能是不可否认的,这种事不能一概而论。他知道,昔年儿子与赵昭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还有些许小矛盾。当年辽国使臣被杀案,赵昭也确实让自己脸上不好看。

可那又怎么样?如此就必须站在秦王对立面吗?王中岏认为,赵顼是当今官家,根基深厚,名正言顺,难得对王家如此器重,自然要忠心耿耿,誓死效忠。秦王虽然实力不俗,可他难道能够起病谋反不成?

王圭心中好笑,当真是赵顼器重自己吗?能有机会留守洛阳,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与赵昭有过节吧?赵顼是因此把自己看成自己人的。至于秦王是否谋反,这话不好说。胜者王侯败者寇,谁胜利了谁说了算。赵昭毕竟是仁宗皇帝的亲生儿子,他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谋反这两个字,不见得能安在他身上。

所以啊,此事还需要慎重考虑。王圭是个理智之人,至少他不愿意过早地态度鲜明,从而将自己逼的毫无选择余地。当然了,首鼠两端也不合适。这件事当真不好办,很为难人啊!

眼下赵顼是皇帝,一切他说了算了,可将来就不好说了。想要现在和将来都稳妥舒坦,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无论是谁,再有能耐长袖善舞,也需要谨慎小心。

如今的处境,就如同今夜的天气一样,压迫沉重,让人难以顺畅呼吸。王圭难以入眠之时,儿子王中岏匆匆赶来,说道:“父亲,濮王飞鸽传书,永昌陵失火,赵昭在救火时失踪……说是追击刺客去了,但……濮王让父亲小心!”

“是吗?”王圭不由苦笑,第一个难题来了。

王家父子,刚刚点齐人马准备出动,洛阳主簿匆匆而来,禀报道:“王大人,不好了,发现一支骑兵自西而来,距离洛阳不足二十里!”RS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