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楚离陌晕倒 > 第240章 旧时(第3页)

第240章 旧时(第3页)

俞白在朝堂之上大放异彩,让连逸书的父亲依旧未能实现朝堂政论大体方向一致的期盼。

有了俞白的协助,尽管中间多有磨难,元气大伤的水家最终还是快速稳住了手中的兵权。

平乱,近几年在大邺时不时就会出现,亦早就有异地王侯以各种理由开始不再进西都朝拜了。

除了战争,王朝也有许多其它问题开始显现。

在大邺这样一个曾经辉煌无比的王朝里,问题开始显现时,实际上它们已经是沉珂,已经难以治愈的沉珂。

俞白不再有空闲可以陪水羲和去战场,他也知道一个王朝的衰败,不是凭一已之力可以改变的。

但是,他还是希望尽已之能,去挽救它。

很快,他在显宗的支持下,开始着手整改大邺一些已经不再适应的律例。

这听着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他和以前那些只是走过场的人不一样,决心坚定,有着雷霆手段。因有天子支持,简单的律例修改,演变了一场变革。

处在西都的虚伪繁华之下,尤其是那些一直都待在繁华安宁的西都从未亲历战乱的王公贵族,在水羲和的父亲战死,叛乱却被压下的情况下,他们仍旧相信大邺春秋鼎盛,没有了一个大将军,大邺还有无数人才。那些乱臣贼子,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终究成不了气候。

至于那些地位超然的世家大族,就如曾经楚默离对水乔幽说过的那样,无论何时,他们都会将家族兴旺放在第一位,朝廷、皇室宗亲都只是他们用来维持、兴盛家族荣耀的工具。比起大邺的兴盛,多数世家更在乎他们自已的传承。

俞白主导的这场变革,还没能救大邺,首先却冲击到了他们的利益。

这件事甚至让连逸书那一直都以君意为重的父亲,也开始和这些王公世家有了一些共识。

俞白心中更是明了,显宗愿意支持他,目的也是在此。

双方的矛盾因此瞬间暴涨,俞白当即成为了众矢之的,因为他和水羲和的关系,水羲和与整个水家也受到影响。

俞白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他其实也可以慢慢做这些事,那样的话,这些矛盾多数就能被很好的控制。然则,大邺的困境,已经不允许他慢慢来了。

幸好,还有水羲和支持他。

他们二人延续了父辈的情谊,在朝堂上相互扶持。

有了水羲和的协助,这件事虽然做得艰难,他却从未退缩过。

只是,内乱很快再起。

显宗在群臣的建议下,连续派了几位能臣平乱,均被叛军打败。水羲和请旨出征,显宗同意了。

水羲和离开西都之后,俞白在朝堂之中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却也顶住了各方压力,帮水羲和扫除了后方障碍。

四个月后,水羲和收复了之前被叛军占领的城池,胜利归来,水家的元气渐复。

两人就这样一路相扶地走着,昌平十四年秋,水羲和获封大将军,俞白主导的变革似乎有了一定成效,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在逐渐变好。就连衰老的大邺,似乎也有了可以延续的希望。

然而,没过多久,显宗突然叫停了这场变革。

俞白在做这件事之前,就知道这一天会来的。

他没有意外显宗的决定,却没想到,他会变得如此之快。

他一叫停,他做的一切,都变成了无用功,并且自身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连带水羲和与整个水家也受到了他的牵连。

之后,看到王公世家的气焰已经被打压了的显宗,再也没有采纳过他的那些治国理念,他重用的年轻人换成了连逸书。

此事过后,不到一年,显宗病逝了,皇太子即位,改年号为上元,即大邺最后一位皇帝,庙号德宗。

德宗年轻,对一众老臣都十分谦逊敬重,这也让俞白在朝中更受排挤。

俞白对整个大邺失望至极,再也无法协助水羲和,并因自身处境,反而带给了她很多麻烦。他知道,他已经不适合留在朝堂了。

上元元年,上元节过后,俞白辞官离开了西都。

上元二年,水羲和在江槐城病重,并未告知俞白。

他得知消息,快马加鞭赶往江槐城,路上累死了两匹马,他却依旧未能见到她的最后一面。

前一年那个深夜的告别,成为了他们最后一次相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