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从198o年开始 > 第2011章 救救我(第1页)

第2011章 救救我(第1页)

报道处发生的不快,根本没有影响到易飞。

他太忙了,没功夫跟靲国华置气。

只是觉得临东大学为什么总出些神经病。

王平安也就算了。

你一个大学老师好好教学就是了。

用得着哗众取宠吗?

这样对他有什么好处?

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就能升职称了,还是能升官?

纯粹就是脑子进水。

易飞在报道的第三天又去了趟临大,胡展生给他电话,说是班里召开个班会,大家互相认识下。

易飞没办法,只有去了。

他所在的电子工程学校88级班有三十名学生,五名女生,二十五名男生。

易飞在临大就呆了两个小时,在班会上简单介绍下自己,也只说了名字,说是本地人,哪位同学有困难可以找他。

一班没有临东市的学生,大家并不认识易飞。

他的同学中有个叫陈朋的,州城人。

家里应该是做生意的,他说晚上要请全班同学吃饭,然后去北门红豆娱乐玩。

易飞说有事,就没有参加,直接回家了。

9月份都过去一半了。

他有太多的事要做,几天过去了,他就再也没去过学校。

赵丽丽也跟着忙起来。

研发一个课题相对容易,可把一个新东西商品化量产却是很难的。

哪怕是发达国家。

也得经过长时间的沉淀。

既然是新技术,就不可能购买现成的生产线,甚至都没有现成的材料,所以,一个产品的完美工业链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锂电池这个项目真正运作起来,比搞出Cmos图像传感器要难的多。

关于图像传感器,易飞只要把芯片设计出来,弄一个样机出来就可以了。

后续完全可以慢慢发展。

锂电池就不一样。

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项目,而是有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甚至华夏科学院都在研发固态锂电池,只是离商业化还很遥远。

赵丽丽的意思还是从第一代锂电池做起,以后每一代都抢先研发生产出来,抢先注册基础专利。

只是为了避开已有的专利技术,得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优化。

如果在实验室完成这些并不难。

都是以前学过,或者实验过的东西,甚至实验都不用,直接写文章就行。

难就难在量产。

而且时间紧迫,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赵丽丽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优化自己的方案。

但无论如优化,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优化后的材料得自己生产,进口都买不来,如果在一年内把锂电池整个生产链建起来是不现实的。

哪怕有足够的资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