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簪花扶鬓长安步有声 > 第232章 崔知县的民生计(第1页)

第232章 崔知县的民生计(第1页)

“肯定是姓武的干的!”崔蒲听闻后气得哇哇大叫,“他也就这点本事了。抓住别人的小错夸张放大,然后落井下石。为治下的百姓谋福祉没本事,栽赃陷害他倒是做起来顺溜得很!”

“你先镇定一下。现在不是生气大骂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想想事情该怎么解决。”大哥崔葏忍不住小声劝他。

“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他能闹到圣人眼前去,难道我就不会吗?我回来这里可是有正儿八经的理由的!”崔蒲收起怒意,“我这就写一封奏表,明日夹在阿爹的奏折里一起呈上去给圣人看。”

崔葏闻言一愣。“阿弟,这样做好吗?”

“阿兄你放心,等我把奏表给阿爹看过,他一定会同意的。”崔蒲信誓旦旦的道。

果然,等他将长长一封奏表写好,交到崔阁老处。崔阁老看过后,便将他叫去父子俩关起门来长谈了一番。然后第二日,崔阁老果然就将他的奏表夹在自己奏折里头呈交了上去。

到得下午申时左右,便有天使来了崔府:“传圣人口谕,宣左仆射崔瀚及扬州府治下天长县县令崔蒲入宫觐见!”

崔蒲和崔阁老连忙换上官服,随其入宫。

第二次进宫,这次终于是光明正大的应召走了进去,而不是搭别人的顺风车,崔蒲顿觉扬眉吐气,精神抖擞。

进了太极殿,崔蒲连忙跟在崔阁老后头三跪九叩,对上头的当今天子行一番大礼。

大礼完毕,只听上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崔阁老及小崔爱卿免礼,平身吧!”

崔蒲才和崔阁老站起来。

这个时候,崔蒲才发现太极殿内还站着好几名朝中重臣,其中便有武立新他亲爹武煊。

察觉到崔蒲扫过来的目光,武煊眼神一冷,从鼻孔里发出一声极其细微的低哼。

崔蒲立马收回目光,垂首作肃立状。

圣人坐在上头,拿起手边一封奏折:“小崔爱卿,这封奏表是你写的?”

“启禀陛下,是。”崔蒲斩钉截铁的回答。

“哦?看你的意思,你是发现了一样可以替代粮食的东西,所以才会千里迢迢赶回长安城来,甚至连上峰的批准都来不及申请?”

“是!事关民生,微臣不敢大意。又想到从长安来回一趟,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没了。要是等到上头层层关卡全数通过,只怕要等到年底去。到时候微臣再回来,然后再带了东西去扬州,那就要错过春耕了。所以微臣才斗胆先一步回来了,只是在离开之前,微臣早已经将回京的奏请呈报给了上官,并非无故私自回长安!”崔蒲一字一顿的道。

“那么不知崔知县你这次得到的是个什么东西,又是从哪里得来的,你怎么就确定它能代替粮食?”武煊终于按捺不住,站出来发问。

崔蒲昂首道:“那是下官岳父从天竺带回来的,在别个地方,那里的人就是将其当做主食在培育。”

而后,他便将慕宥经历的那个故事讲了一遍。

武煊闻言冷笑一声:“不过一个莫须有的故事,崔知县竟就当真了么?”

“在民生民计上,下官一向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下官也会将其紧紧抓住。毕竟只要成功,那么老百姓的好日子就来了。下官不像武侍郎您这般博学多才,现在下官所求不过能让治下百姓吃饱饭而已!”

武煊一噎,立马又道:“可若是失败了呢?从开国到现在,多少人致力于引进他国物种以扩充我新唐王朝粮食储备,然而大都以失败告终。”

“难道就因为之前的几次失败,以后就都不去尝试了吗?难道因为他人的错误,我们就再对这类举动望而却步了吗?武侍郎身为朝廷命官,难道就是这样为天下百姓考虑的吗?”崔蒲听了,冷冷笑问。

“你!”武煊气得直瞪眼。他深吸口气,赶紧转向圣人,“陛下,微臣不过是将以往的经验说出来同崔县令探讨罢了。只是崔县令太过咄咄逼人,竟是分毫听不进去微臣的建议。既然如此,微臣还是不说好了!”

圣人也眉头微皱。“小崔爱卿,你太过激进了。”

“如果真能为百姓做一桩好事,激进些又何妨?”崔蒲依然头颅高昂,“陛下,这件事微臣是下定决心要去做了。我相信我岳父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我更信我娘子的建议。如果陛下担心因为这次再失败,并因此劳民伤财的话,那么微臣就在这里先放出话去——这次的事情,微臣不求国库一分一毫,只求陛下您放开手让微臣去做。若是成了,这成果便是我全新唐王朝的。若是败了,全部后果我崔蒲一人承担,绝不拖累任何人!”

听他如此慷慨激昂,圣人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倒是不至于。小崔爱卿你有心为民生计,朕又岂能不支持?这样吧,朕从国库给你拨款两千贯,你先试着去做。若是真可行,朕必然重重有赏!”

“微臣多谢圣上支持。只是既然这话已经说出口了,那微臣就不会收回去。这一次,微臣一定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将这件事给办成了!若是办不成,微臣也不会浪费半点民脂民膏,反正这点钱微臣也还出得起!”崔蒲高声道,分明就是还在和武煊方才的话置气。

这小子居然和他杠上了?他胆子还真是越来越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