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要不要召侍~”
“不需要。朕就剩下这一个儿子了,朕没疯。”
……
接到召唤,永琰犹豫了一下,还是在常服内穿上了软甲,靴子里塞了匕首,腰后别了西洋进贡的小巧短铳。
还带上了最得力的侍卫,约定大喊“万岁”为号。
谁也不知道父子俩见面聊了什么。
总之,
次日上朝,所有人都惊呆了。
乾隆穿龙袍,嘉亲王也穿龙袍,只不过龙少了一个爪子而已。
“皇阿玛,您小心。”
永琰小心的搀扶着乾隆。
温馨一幕,父慈子孝。
乾隆坐上龙椅,语调平静:
“吴贼袭击皇城,烧了几间屋子,无关紧要,无伤大雅,三大殿嘛,也不是第一次烧。所谓的神火飞鸦,也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大清底蕴深厚,他想打,便打下去。”
“不过,朕年老体衰,不堪朝政繁琐。皇十五子永琰,纯良敦厚,恭敬谦让,朕想给他压点担子。”
“永琰。”
……
“儿臣在。”
永琰跪地。
“即日起,你以监国身份,兼任顺天府尹、九门提督、镶黄旗满都统,节制骁骑营、虎枪营、善扑营和西山健锐营,出入仪仗等同于朕。”
“儿臣遵旨。”
大臣们释然。
这个结果也算是情理之外,意料当中。
于敏中的脑子里冒出一个词:
相忍为国。
清初,代善和多尔衮就是这样,互相克制没有发生火拼。
在这一点上,
八旗贵族比当时的南明要英明。
南明的内斗那可真是叹为观止,比八大胡同的道德水准还低了一大截。
……
当天,
永琰就离开了紫禁城,开府建衙。
父子俩都松了一口气。
保持点距离好。
否则,
养心殿到奉先殿之间,要挖壕沟布拒马的。
与其父子俩都睡不好。
不如乾隆让权,永琰退步,父慈子孝,将当前最大的一颗地雷排掉了。
接下来就是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