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城门缓缓打开,
吊桥放下。
孙争英领头,率领徒手绿营兵整齐开出城。
并交出了自己的大印和佩刀。
郑河安对于孙争英嘴里总是提起的“先祖乃前明孙可望”并无感觉,觉得是个冷门将军。
琢磨着待打完仗再奏报陛下。
……
他骑在马上,对集结完毕的士兵们训话。
“荆州八旗弃城而走,他们走不远!”
“第2军团的弟兄们,追上他们,干掉他们!”
“万胜!万胜!”
士气高昂,军心可用。
这一次,轻步兵倾巢出动,甚至连旗帜都不带!
每个营携带一门2磅炮以备不测,炮弹仅带10发。尽量的轻装,只为了尽快追上荆州八旗,全歼他们~
……
6000人,紧跑慢跑。
一路无言!
尽量节约体力。
第2军团的征战经验丰富,士兵们实际年龄不大,但是军龄不短。
郑河安骑着马,
审视麾下军队的行军表现,颇为满意。
士兵们的腰带上,挂满各种零碎。
弹药盒、刺刀、简易配套工具、棉布毛巾、葫芦~
背后是干粮袋、工兵铲、薄被褥。
燧发枪在四方被褥之上横背,士兵用手拉住枪带即可。
……
吴军的携行装具经历了多次改善,武装带将重量合理分配。
腰、肩合理受力。
颇受士兵好评。
不过,
军靴却是毁誉参半。
好处是结实,防刺功能理想。
前线士兵反映,不慎踩到清军预设竹签,基本可以无视,甚至对材质堪忧的铁蒺藜都有一部分防护作用。
但是,不舒服!
夏天闷死人,冬天不跟脚。
军靴底子硬,走路不适,好像挂着一块砖,这是个经久不衰的问题。
即使在材料学日新月异的时代,
许多郭嘉的军队,仍然被这个尴尬的问题困扰。
吴军内部对于军靴的争议,从未停止过。
目前的方案是,每个士兵的背上再挂一双草鞋或者布鞋,由指挥官和士兵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