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很快便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原因就是,吐谷浑只是一个小国,但人口却不少,这种爆发式的人口增长,已经让土地远远达不到要求了。
一但出现大的问题,吐谷浑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内乱的可能。
而显然,大唐这边实力更强,他们想要借助大唐的实力,去推翻吐蕃的政权,如此,吐谷浑也能朝西发展。
这些年,吐谷浑受尽了在夹缝中求生的日子。
吐谷浑,也就是青海西藏一带。
在听完木不拉其的分析之后,李世民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正如木不拉其所言,吐蕃的政权,的确是强大的让李世民都深感有些控制不住了。
这种动不动就要出手攻大唐的行为,也是让李世民的忍耐,达到了一个极限。
如此能借此,一举推翻吐蕃,那何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但是,这需要慎重。
所以,李世民并没有当即答应,而是打起了推辞,道:“吐谷浑使者,你赶到长安,也是舟车劳顿,现在大可先行下去休息,待朕考虑完毕之后,自会给你答案。”
如此,吐谷浑使者便退了下去。
这一刻,房玄龄一下子就忍不住了,果断站了出来:“皇上,臣以为此事可行,而且,如果能拔下吐蕃之祸,也是天大的好事,臣认为,此事三皇子李恪,完全有能力担任!”
这一下,房玄龄又来了。
见着形势大好,便赶紧来推荐自己支持的皇子,而他自己刚刚之言,便是成了一个笑话,被啪啪打了脸。
“有功之事,何能以三皇子独揽?”长孙无忌冷哼一声,“皇上,臣也以为此事可行,而且,四皇子在调整之后,也是随时可以出兵!”
一时间,众人又在纠结这个点了,在功劳面前,他们暂时都被冲昏了头脑。
反观魏征,他却是连连摇头,“皇上,此事有太多漏洞,恐有埋伏!臣以为,不宜出兵!”
一时间,争吵不休。
“够了,都闭嘴!”
今日,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李世民已经是颇为头疼了,现在的争吵,在李世民看来,都是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
还有一个最重要之事,那就是面见李愔的信使。
所以,李世民暂且放下了眼前之事,而且传唤起了李愔的信使。
李愔所派的这个信使,不是别人,而正是逢仙阁的中坚力量,而李愔,也是通过逢仙阁,将消息最快传到了长安。
李愔信使在行过大礼之后。便直接表达了来意,“皇上,草民此行,乃是受岐王所托,来告知吐谷浑投诚一事!”
李愔信使此言一出,全场皆惊,此事,不会李愔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