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理由 > 第56章(第2页)

第56章(第2页)

阿尔焦姆不经常收到弟弟的信,所以,他在市苏维埃自己的办公桌上拿到浅灰色的信封,看到那熟悉的刚劲字体时,往日的沉稳就不见了,他一遍又一遍读信。此刻,他正拆着信封,满怀亲情。

“哎,保夫鲁沙,保夫鲁沙!能住在一起该多好,弟弟,快出点管用的点子吧。”

保尔在信上写道:

阿尔焦姆:

我想告诉你我的近况。除了你,我不会告诉第二个人的。你理解我的每一句话,在为健康而战的战场里,我又遭受了猛攻,是持续不断。

打击接踵而至。一次打击刚过,我才挺起腰板,新的打击又气势汹汹地来了。糟糕的是我无能为力。大臂麻木,已经很糟,谁知两条腿也老不听使唤,原来还能在屋里勉强走几步,现在从床边挪到桌子前也难上加难了,这还不算呢,不知将来会怎么样?

家门已经出不去了,只能从窗子看看海。一个人,他的身体被叛了他那渴望劳动的布尔什维克的心,他向往你们这支战斗在建设前沿的钢铁队伍,但身体却已驱使不动,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此吧?

我仍然坚信自己能归队,相信我的刺刀会在冲锋的队伍里熠熠放光。我不能不信,也没理由不信,十年来党团组织教会我反抗的真谛“没有布尔什维克攻不破的堡垒”——领袖的话同样会在我身上起作用。

阿尔焦姆,你会说我字里行间都闪烁着铁一般的意志,我们的生活不是靠蛤蟆的冷血点燃起来的,你要相信我,保尔会回到你们身边的,哥哥,我们会一起协同作战的。如果败在坎坷、甚至是严酷的命运的脚下,低头认输的话,我们工人的意志力去哪儿了呢?

我的生活定格在学习这个小碉堡上了。读书、读书、再读书,我如饥似渴地读,不论本国文学外国文学,我都读。

阿尔焦姆,我已经付出了大量心血。我已读过主要的古典文学作品,念完了共产主义函授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也通过了考试,晚上我负责一个青年党员小组的学习,通过他们我与党的实际工作挂上了钩。还有达尤莎,她在成长和进步着,她的爱情和温柔让我感到幸福。至于经济状况,很简单——我的三十二个卢布抚恤金和达雅的薪余。她正在向党组织迈进。她做过帮佣,现在做食堂涮碗女工(这个小城没有工厂)。

几天前达雅容光焕发地让我看她当选为妇女部代表的证件。在她心目中这张普通的硬卡片很不一般。我关注着她,帮助她。总有一天她会进入大工厂,在工人集体中完全成长起来的。但现在在这儿,她只能沿着这惟一一条路前进。

达雅的母亲来看过我们两次,她不自觉地要把达雅拖回那琐碎狭小闭塞的生活中去。我努力劝她不要再让自己旧的生活绊住女儿的前进,但看来不起作用。我觉得以后她会成为女儿走向新生的绊脚石,会与她发生冲突,这大概是无法避免的。

握手

你的保尔

一块在悬崖上开辟出来的平地上座落着老马采斯塔地区的第五疗养院,这是一座被树木包围的石砌的三层楼房,有一条山路向山麓蜿蜒而去,下边硫磺温泉的气味随着微风飘进开着窗户的房间里。保尔独自一人待在屋里。明天有一批新同志来,他也就会有一位室友了。窗外传来几个人的脚步声,夹杂着谈话的声音。其中一个熟悉的噪音——浑厚的男低音——勾起了保尔最深处的回忆。是在哪儿听过呢?他竭力回想,终于记起一个名字: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列杰涅夫,肯定是他。保尔充满信心地招呼一声,不一会儿,列杰涅夫已经握着他的手快乐地坐在他身旁了。

“哦,你还活着!有什么高兴事儿吗?你情况如何,有何打算?准备病歪歪地终了一生吗?那可不成,你得学学我。医生早就判断只有退休一条路,我却不服,一直跟他们对着干。”他温和地笑了。

保尔听出了这俏皮话下的同情和忧虑。

他们畅谈了两个小时。列杰涅夫说了许多莫斯科的新闻,使得保尔头一次听说了党关于农业集体化和农村改造这一重大决策。好似久旱逢甘雨,他仔细倾听每一句话。

“我以为你正在乌克兰什么地方大干特干呢,没想到病得这么严重。没事,我曾病得比你更厉害。不过现在你看,又干劲十足了,记住,决不能情绪低落,那就坏了。我有时也有消极情绪,该歇歇了,至少等喘口气吧。年龄大了,一天忙十几个小时确实累人。有时不只想,还动手整理资料想减轻负担。减来减去从没成功过,还是接着干,半夜都回不了家。大机器转得快,小齿轮也跟得快,咱们每天都在前进,我这糟老头儿也得过年轻人一样的快节奏生活了。”

列杰涅夫摸摸高高的额头,像一位父亲一样说:

“好啦,你说说自己的情形吧。”

保尔讲出自己以前的生活历程。列杰涅夫凝视着他,目光中闪现着赞许。

浓浓的树荫下,凉台的一角,坐着几个疗养员。切尔诺科佐夫皱紧双眉在看《真理报》。他有着一位老矿工明显的特征:俄罗斯斜领黑衬衫,半旧的鸭舌帽,黝黑苍老的瘦脸,好久没刮的胡子和深陷的蓝眼睛,其实十二年前他就放下铁镐领导边疆地区的工作了,不过外表看来他好像才从矿井下上来。

他是边疆区党委和政府的委员,久治不愈的腿部坏疽一直折磨着他的体质,迫使他卧床已近半年,他恨死了这条病腿。

他对面正抽着烟卷沉思的是亚历山德拉·阿列克耶夫娜·日吉廖娃。她才三十七岁,党龄倒已有十九年。在彼得堡做地下工作那阵儿她被人家称作“金玉姑娘”。早在她还是个小女孩儿时,她就已经知道了流放西伯利亚的滋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