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春闺记事笔趣阁 > 第301节进宫(第2页)

第301节进宫(第2页)

“朕岂会吃不惯?”皇帝感动道,“只是苦了母后。都是朕治理天下,德行有亏,上苍惩罚朕,让朕的子民遭受如此磨难。也让母后跟着受苦。朕于家不孝,于国不仁,朕愧对苍生,愧对母后,愧对祖宗。”

他吃不下,放了碗箸,深深叹了口气。

太后把筷子塞到了他手里:“皇上不吃,哪有力气处理政务?天灾**,哪里是皇上能预料的?”

皇帝只得重新端了米粥,安静喝起来。

这个世上,他只能和自己的母亲说几句心里话。

母子俩用了早膳,宫人端了水漱口。

而后,又给太后和皇帝上了茶。

“这次地龙翻身,朝臣们怎么说,定了何日祭天?”太后问皇帝。

地震后,皇帝第一次进内宫。

朝政的事,太后也是偶然打听了些,不知道是否属实。

皇帝却先叹气。

“周幽王昏庸无能,二年的时候,天降警示;汉成帝父子不伦,**内宫,引得上苍震怒;隋文帝废太子勇,立晋王广为太子,册封那月,地震山崩,乃是储君所托非人。

朝臣就是拿这些话来说朕。朕既不是那不理朝政、专宠美人的周幽王,更不是那**无德的汉成帝,他们就拿朕比作隋文帝,说这次地龙翻身,乃是朕有长子,却不将江山所托,常年不立储君,至天下安危不顾,才引得上苍如此震怒。”皇帝道。

太后脸色变了变。

“这是谭家的阴谋诡计。”太后道,“朝中的大臣,一半都是谭家的门生。他们一直上书劝皇上早立太子。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岂会放过?”

皇帝何尝不知道?

只是,他再也没有机会反驳了。

要是二皇子还在,他尚能挡出一招半式。

如今,只能顺应朝臣之意了。

“母后,定了六月十八祭天祭祖。而后,就要立太子、立后了。”皇帝道,“再也等不得。兴许这次天灾,真的是惩罚朕不顾父子人伦,迟迟不立大皇子为太子吧。”

太后也不知道这次地龙翻身是预告什么。

她没有反驳皇帝的这种猜测。

“仁寿宫快要盖好了。”太后道,“等仁寿宫盖好,哀家就搬过去,给皇后腾出坤宁宫。皇上,还是要立张氏为后吗?”

早年谭家就吵闹着要立后。

当时,皇帝和太后都想立张淑妃。

“从前觉得张氏温婉贤良。如今看她,只知道明哲保身,跟在谭氏身后胡作非为。她这种人,不得意时伏低做小,一旦得势就会党同伐异。朕见过太多这样的人。况且,二皇子的死,张氏也逃脱不掉嫌疑。”皇帝越说。声音越发狠戾。

二皇子的死,他没有深究。

是谁害死了二皇子,对于皇帝而言很重要,可他不会揪出来。

他只需要制造证据,制造是谭贵妃害死了二皇子的证据。

大皇子册封太子的那天,就是谭贵妃谋害二皇子事发之日。

二皇子死了,总得有个人陪葬。

至于真正的凶手,皇帝会慢慢查访,慢慢折磨她。

“哀家从前觉得张氏不错。”太后有点失望道,“这两年。宫里风声鹤唳。她表现的确差强人意,她就是谭氏的应声虫,帮着谭氏为非作歹以求自保。她明明可以置身之外,却偏偏怕旁人不敬重她。非要闹出点事来彰显彰显。她要是得势。这宫里得罪过她的。谁也跑不了。

哀家冷眼看了几年,在这宫里,敢和谭氏呛声的。只有顾氏和苏氏。

顾氏是一味的愚强,不分大事小事,全随心意。苏氏呢,则是大事寸步不让,小事半点不争。果然是日久见人心,哀家觉得苏氏不错。她生了二公主,和张氏的功劳一样。况且她没有亲兄弟……。”

没有亲兄弟,娘家就好掌控。

太后口中的苏氏,就是二公主的生母苏嫔,建宁侯府的大小姐。

建宁侯不在朝为官,没有儿子。

这样的后族,很不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