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轻轻一笑,伸手道:“斯库特,你是营销高手,以后link音乐的营销工作要靠你了。”
“哈哈,高手不敢当,这是我的工作,我一定会尽力做的最好。”
斯库特握着他的手,谦虚地笑了笑。
谦虚是真的。
虽然他自认是个营销高手,但在林克面前,一点也不敢这样想。
在研究过林克的成名史之后,他越发佩服林克,觉得林克能有当前的名气,三成靠实力,七成靠炒作。
他的实力很强,不靠炒作,要达到现在的名气,至少要十年。
而他的炒作功力更高。
从拳坛开始,一路炒到乐坛,每一次炒作都能拿出惊人之笔。
就譬如最近这一次‘摔倒炫富’事件。
最初看到这个方案时,他忍不住暗暗惊呼,这是个天才的构想。
‘摔倒炫富’是先通过名人炫富来制造社会议题,引起民众讨论,诱发舆论争议,促使主流媒体下场,不管批评或称赞,都是一种很好的曝光手段,花费少,效果好。
在主流媒体下场后,其他的媒体也会跟着报道,形成社会热点事件。
当注意的人多了,再把民众的目光聚焦到专辑上,制造新的话题,引发新的争议,专辑曝光率继续提升。
另外在宣传时,利用名人效应,将林克的专辑跟奢侈品、时尚联系在一起,买专辑就等于买高端的奢侈品。
这一招太巧妙了。
在广告届,人人都知道卖产品,不如营销一种观念,只要将这种观念植入到民众心里,大家会自发购买,譬如饮用纯净水对身体有害,钻石代表爱情,奢侈品代表身份。
在‘摔倒炫富’事件里,蒂芙尼、帕里斯?希尔顿、阿曼达?赫斯特、乔治娅?布隆伯格、金卡戴珊、林赛罗韩等人,都是名人名媛,在美利坚各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粉丝。
她们的穿衣风格,发型,体型等,常常成为年轻女性群体模仿的对象。
几人将林克的专辑归入到奢侈品中,拥有林克的专辑,不止拥有好听的音乐,也同时拥有一种身份和品味。
这就是一种观念营销。
从五月初发起到现在,在世界各地,依然有很多人在模仿,现在连模仿‘摔倒炫富’也变成一种时尚。
按照环球唱片方面的估测,这次营销带来的好处非常明显,在美国本土,林克新专辑多卖出50万张以上,在世界范围内在300万张以上,还会带动林克下一张专辑。
太厉害了。
当初听说这个营销计划是林克提出来的时,斯库特敬佩不已,越发确定林克的成名不是偶然。
最初他在拳坛化身嘴炮,隔空挑衅十多位世界拳王,仅19岁就成为拳坛明星。
后进入歌坛,与东岸说唱团伙打擂,并踩着他们上位,也不是被迫应战,而是林克亲自设计并执行的营销计划。
这个计划让林克从乐坛新人变成乐坛顶流,时间仅仅一年。
在营销界,这种成功称得上史诗级胜利。
现在听到林克夸赞自己是营销高手,斯库特只觉得汗颜,在林克这种营销大神面前,自己只是个小学生,哪敢自称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