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承十一年五月,在朝会上,群臣再度表明了自己的不满,觉得弘承帝亲小人,远贤臣。】
【面对这些意见,弘承帝丝毫不给面子,当场让几位态度坚决的大臣告老还乡。】
【弘承十一年六月,看着满桌的奏折,弘承帝心生了厌倦之情,可又放心不下那些天天跟她作对的百官,生怕权力被文臣架空,于是弘承帝计划每天就看一百张奏折,多出来的就放到明天再看。】
【弘承十一年七月,你对政务态度散漫,导致多地政策的应对和调整不及时,国家在经历过强盛期后,呈现出了回退的趋势。】
【于是,你不得不在大臣之中挑选出自己信任的人进入问政处,帮你批阅奏折。】
【弘承十一年八月,朝会上。。。你再次被百官指责,因为覆灭金国、攻打高句丽的缘故,大晟王朝得到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辽东地区,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去重新建设辽东,很多人认为这场仗是没有必要一定要去打的,打了也根本没赚到什么。】
【弘承十一年九月,你向陆谦己说起此事,陆谦己怒斥群臣满口屁话,若是不打金国、不打高句丽、坐视这些异族做大,往后朝廷庸弱,岂不是给了这些人机会?到了那时候就不是普普通通的打仗,恐怕是有灭国之难了!】
【你很认可陆谦己的说法。】
【弘承十一年十月,弘承帝在朝会上常年遭受文臣劝谏甚至于辱骂批评,长此以往产生了抵触的心态,从此宣布弘承一朝再无早朝一事。】
【弘承十一年十一月,你处理政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向下面传递,大臣们所希望的“召对”形式逐渐消除,你开始一个人窝在皇宫里捣鼓自己的事情。】
【弘承十一年十二月,你在皇宫之中给自己修筑了一个后花园,在这里放了无数的奇珍异兽,这是为了方便你在后花园之中围猎寻乐。】
【弘承十二年一月,你的铜像铸成,完工之后的铜像被你放在了皇城的门口,彰显了帝皇本色,你非常的得意。】
【弘承十二年二月,你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同时江南地区的商业更加繁华。】
【弘承十二年三月,你和陆谦己在皇城中的后花园围猎,你时常提及自己的忧患无法解决,对治国一事感到迷茫,似乎百官群臣全都在反对她的政令。】
【弘承十二年四月,陆谦己安抚了弘承帝,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态度,愿意永远效忠于弘承陛下。】
【弘承十二年五月,弘承帝向陆谦己讨要治国之策,然而陆谦己却表明自己的父亲只教了他如何打仗,并没有教过他怎么治国,即便是教过了,他可能也没怎么听。】
【弘承十二年六月,弘承帝在皇城之中,按照忠于自己的人建立了一个小朝廷,以这套小朝廷的配置来掌管整个天下。】
【弘承十二年七月,弘承帝带着自己的九妹唐王熟悉这个小朝廷的规矩,让她慢慢地了解朝堂上的工作内容。】
【弘承十二年八月,长期的不上朝,百官又开始隔三差五进谏,试图为弘承帝招魂,让她再开朝会,不再如此怠政。】
【对此,弘承帝很是委屈,重启早朝无非又是让自己挨骂,而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又总是遭到百官的拒绝和一致反对,所以她态度坚决。】
【就是死了,她也不打算重开朝会。】
【弘承十二年九月,各地政府都极其需要朝廷的银子来建设,弘承帝在这方面的开支上,一向是大手大脚的,在做建设上,她也从来不吝啬银子。】
【然而,弘承帝很快发现到了一个新的问题,税收交纳上来的税银,已经远远赶不上为了建设而大量吞金吃银的各个地方政府。】
【为了避免朝廷无银可用,弘承帝取消了对各地政府提供的支援政策,不再让朝廷给各地政府供应银两来建设当地的乡镇。】
【可惜,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国库之中的银两仅仅剩下了两百万的白银,而这个白银数量,按照如今正在进行的各项开支,十一月底就会消耗殆尽。】
【弘承十二年十月,被视为今后军方第一人的陆谦己忽然感染了顽疾,未等弘承帝为其治病,短短三天的时间内,病情的发展就突飞猛进。】
【弘承十二年十一月,陆谦己病逝,弘承帝痛哭流涕,在陆谦己的墓碑上亲自题字,为其赐下谥号武穆,陆谦己的死,让弘承帝心中愈发的悲切。】
【在她的心目中,陆谦己是守卫皇室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除了陆成安以外,她最值得信任的人。】
【而在私交上的价值观相同外。】
【你和陆谦己对待外敌的立场态度都是相当接近的,但万幸的是陆谦己早在青州就有家室,他给你留下了一个孩子,名字叫陆胜雄。】
【弘承十二年十二月,蒙古帝国的巴林·去奴发来吊唁,对于陆谦己的离世他深感痛惜,更无比地缅怀自己未曾蒙面的父亲。】
【而当年因为身份有别,大晟王朝并没有允许巴林·去奴踏入中原王朝的土地,现今只能为自己的家兄送上吊唁,他的心情更是无比沉重和复杂的。】
【弘承十三年一月,陆谦己的死,对于你的打击很是沉重,至此百官对你行使权力的阻力,已经渐渐显形,这会让你发起的政令很大概率失败。】
【这导致了你对于大臣们奏章的批复更不感兴趣了。】
【但是在国库上出现的短缺,让你不得不想尽各类的办法来敛财,你意识到拿银子充盈国库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
【因为你必须要保证边防的将士在军饷上面能有充分的补给。】
【弘承十三年二月,为了节流,你将大量的闲官以及官员名册上没什么用的官员辞退。】
主要是近些年来,朝廷所养下来的闲官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些人的量多暂且不说,此外他们还吃国家的福利,拿着养廉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