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在这京师之中,哪有在你的身旁来得安全。”】
晋王不想待在京城坐以待毙。
汉王都被长孙明派来的近臣设计,最后变成了两龙不相会的局,这让汉王压根就没机会和父皇接触。
而身为太子的汉王没办法接触到父皇,就进入到坐以待毙的状态。
本身她手中的权力来源于父皇,父皇不与汉王见面,不能说是收走了汉王的权力,那也是让汉王的影响力大大下降。
以汉王的性格,晋王猜测了一下,只怕她只能守着那几个属臣在东宫唉声叹气。
在京城,断无活路。
这是晋王看出来的变局,而根据东汉末年的经验来看,她晋王只有逃出来才有机会抢到一线生机。
赶紧跑路,然后趁着机会拿到几块地,将其经营成自己的根据地,让自己当这个老大,绝对比在这个世道中投奔被奸佞环绕的父皇要靠谱的多。
我晋王自己带个部队出来,有这样一支能让她信任的亲信部队,她晚上睡觉也安心啊。
所以,晋王看准了这个时机,抓住了陆成安率领官军讨伐起义军的机会,跟着陆成安一起出来了。
在陆成安的旁边,安全性是没跑了,至少不用担心陆成安会背刺她。
其次,晋王作为皇室,是有信心把陆成安这支关键的部队转化为自己的麾下,女借父兵有什么问题吗?没问题!
至于家人这种问题,她能拿皇室作保,只要父皇不定义为她是叛军,晋王就有机会。
而到时候,在这乱世之中,既有根据地,又有兵权,她晋王就有自保的本钱了。
要是把陆成安收编了,那就更爽了。
晋王会先尝试一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把整体崩盘的局势给拉回来。
就是拉不回来,有了陆成安就相当于有了一个保底。
把自个儿的儿子生下来,她这个当母上的,守住二十年,打个不错的基本盘出来,就可以让儿子接管这个基业,让苏为英帮她收拾这样的一个破碎山河,处理一下残局。
【正英八年十二月,天气冰冷,陆成安率领的官军入驻了当地一座县城之中。】
【你的主帅陆成安拿着军饷准备在这里购置一些粮草,当地的商人却欺负陆成安的面善,恶意抬高了粮草的价格。】
【晋王和这支军队的部将吕琯二话不说就带着几个部下把当地商人的粮仓给抢夺了,你作为这支官军的统帅,面对晋王和吕琯所做出来的决定,顺势就将粮仓打开,为县城中受饿挨冻的百姓开仓放粮。】
晋王不惯着这些狗屁商人。
官军都敢欺压?
平价卖粮食,晋王也就忍了,故意开出这样的高昂价格,这不就是在欺负人吗?
晋王从小到大都不爱受气,她对这种货色,那是直接重拳出击的。
别说她做事不理智,她就是豪横。
做完这些事情,晋王心里还是不解气。
在这种局势动荡的时刻,这些商人还想着从中牟利,对待他们这些官军都是如此,那更别提下边无权无势的百姓了。
那些穷苦人家,只怕是被这些黑心的商人敲骨吸髓。
晋王也思考过为什么百姓不报官这一点,但转念一想,这朝廷都乱成这样了,父皇不与贤臣近,底下的官僚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这谁能知道底细?
倘若官商勾结,那百姓怎么讨得公道?
想到这里,晋王心中就燃起了一团说不出来的愤恨之情,大晟若是要亡,就是亡于这种腐败的官僚手上。
连这种恶商都能横行霸道,那不就是说明当地的官府无能吗?
要是各地的官府能做到公平公正,这些农民们自然也不会想着造反了。
现在的大晟王朝,就是失了民心的下场。
百姓信不了官府,而官府说什么话也都是无用的。
因为官府的信誉已经不足以让这些百姓所信服。
想到这里,晋王平复了一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