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相携至白头 > 178(第2页)

178(第2页)

因昔日秦王贤名远扬,皇榜下发后天下有识之士多辞乡入京,希望货与帝王,一飞冲天,因此不过半月渭水河畔便已经人声鼎沸。

“大人,为什么让他上去啊?平平无奇,一点用都没有。”椒柏不满地努了努嘴,将茶水砰地一下放在了王锦玉面前,也不管那飞溅的水珠是不是溅到了自家大人身上。

“越来越不像话,说话也没轻没重,此番事了就回去随我读书。”王锦玉瞪了椒柏一眼,又让他坐到了一边。

“暗卫死士不需要读书。”椒柏理直气壮搬出了用过不知多少次的借口。

“……”王锦玉早就习惯了,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才道,“这世间并非高才显圣方能一展宏图,不论学富五车还是才疏学浅,总该有一席之地。”

“况且陛下本就是看中了他的平庸。”

不远处的沈庆庭自然不知这边发生了什么事,原本一开始他还偶尔会紧张地向王锦玉投去求助的眼神来着,但当他发现对方当真不管他后,也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了,不过倒也确实没他想的那么恐怖,前往黄金台的人中,居然有不少他都认识。

“沈大人可还记得我?”一个身形消瘦,看上去年岁与沈庆庭差不多大的老者走了过来,或许是知道沈庆庭恐怕记不得他了,他紧接着介绍道,“草民潘和硕参见沈大人。”

“潘和硕?”沈庆庭打量着他,思索许久才想起了这么个人,“我对你有些印象,可我依稀记得你武定四年时传过信给我,说在自己南郡水患中立了功,仕途有望来着,怎么这会儿来了这?”

“难得大人还记得,只是那主簿我做了快十年,不提也罢,不提也罢。”潘和硕笑了笑,那笑容中的心酸却只有他自己知晓。

“既来了此处,草民便也开门见山,不耽搁后头的人。”潘和硕说着拿出了一沓图纸,介绍道,“这些年南郡水患频繁,草民于水利一道又有精进,还请大人查看,不知可否得陛下青眼?”

“这我不敢断言,但这些东西都会呈至御前由陛下亲自阅览。”沈庆庭说着接过图纸,让人送去了王锦玉那边,“别担心,连我这碌碌无为之人都能得到起用,你怎么说都比我强些。”

“借大人吉言,希望如此。”

王锦玉那边的桌案上书页已经堆成了山,他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建言献策分门别类地整理好,顺便把一些实在空无一物的东西清理出去,然后在黄昏时送到中正殿去。

“若只有我一人,可收不到那么多五花八门策论。”王锦玉又递过去一份,让椒柏装到了匣子里,“王家即使只余下我一人,也依旧是百年门庭,寻常人家根本不敢触碰,你明白了吗?”

“哦。”椒柏没听懂,但还是点了点头,“好吧,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你……罢了……”术业有专攻,他也不必非得强求椒柏读书,无忧无虑也没什么不好,“快收拾,装满了一个就送到宫里去,记得检查清楚,别带了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

“大人就放心吧,这个我可是最擅长了!什么毒针毒粉毒墨水,通通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若无北境南下牧马,此时的长安倒可以算得上欣欣向荣,但战乱无可掩饰,整个虞朝上至天子下至乞丐都清楚地知道,北疆赤地千里,难民无数,北境的兵锋已然指向咽喉。

但已然越过黄河驻军鄂尔多斯的完颜昼还未再次南下,虞朝南方又起兵祸。

建宁一年九月二十四,濮部叛乱,举兵侵入西南六郡。同月六郡瘟疫爆发,风行扩散,死者无数。

“什么?让我去赈灾?”陆景潇难以置信地看着案前执笔的陆景渊,以为自己是不是闲出病来,耳朵终于坏了,“你……不对,陛下是认真的?”

“懿王,注意你的行为。”薛寒看着快要扑到桌案上的陆景潇,出声警告道。

陆景潇依言退后了些,声音却还是没有半点收敛,听得人耳朵发疼:“我这辈子赈过两次灾,你是知道的,第一次去了苏扬,一地烂摊子最后是赵泽风来帮我收拾的。”

“第二次去了河南,结果被砸成重伤,还是一地烂摊子,最后你来帮我收拾的。”

听着他叙述自己的光荣战绩,不止薛寒,满室的宫女侍从都忍不住投去了一言难尽的眼神。

“这是你身为王侯必须承担的责任。”陆景渊由着他说完,听罢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继续批着手中的奏折,

“若你不去,你府中那些珍宝美人,朕会尽数收缴用来充盈国库,你就去守帝陵吧。”

“至于有没有人给你收拾烂摊子,不必担心,自会有人与你同行。”

第171章

陆景渊将手中的笔不轻不重地砸在了桌案上,瞬间把陆景潇吓得把未出口的话吞了回去:“谢应澜已经带兵前往六郡镇压濮部叛乱,你只需在后方赈灾抚民即可,若连这都做不到,朕留你也没什么用处了。”

“谢应澜?”陆景潇思索片刻,终于依稀在脑海中描摹出了这个人的轮廓,他微微松了口气,却还是觉得自己浑身上下满是抗拒,“我也不是怕死,真的……只是我怕要是再像之前那样,会给他们雪上加霜,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