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唐安史 > 第379章 八十年后的大夏帝国(第2页)

第379章 八十年后的大夏帝国(第2页)

本来王仙芝听说黄巢乃是济阴郡人,还以为他会优先去救老家,毕竟他派人攻打济阴郡就是为了吸引朝廷大军的注意力。?

没想到黄巢在接到全家惨死之后,他不仅没去救援济阴郡,反而北上借道灵昌郡,集中所有兵力猛攻濮阳郡,而这也是王仙芝的老巢。

由于豫州距离洛阳城近在咫尺,所以王仙芝这边刚刚起兵造反,朝廷那边便已经得到消息,并且派遣三万羽林军进行镇压。

天元二年,二月初十。

距离王仙芝起义这才过去十天,他拿下濮阳郡屁股还没坐稳,朝廷大军便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天武军和雄武军两支禁军部队同样投入战斗。

天武军负责驻守豫州、青州,禁军规模五万人。

雄武军负责驻守幽州、冀州,禁军规模五万人。

其中天武军主要驻守在睢阳郡,基本没有兵力分布在濮阳郡和济阴郡,故而这些地方才会这么容易便让王仙芝攻破。

濮阳郡,鄄城。

王仙芝站在城墙上观察敌情,他一脸绝望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皇帝小儿竟然还把羽林军给派遣出来,这下该怎么办啊!”

旁边的尚君长作为军师,他本以为去年岁末仁宗皇帝驾崩,新君刚刚登基继位,在权力交接上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

没想到大夏朝廷的反应竟会如此迅速,这是他们所始料未及的。

“大将军,看来我们只能率领草军弃城而逃,不然等待官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咱们可就永远也逃不掉啦。”

尚君长情急之下劝谏道。

王仙芝面色铁青质问道:“那我们应该逃往何方?北有雄武军,南有天武军,西有羽林军,就算往东边跑又能跑多远,你可别忘记这羽林军都是一人三马!”

“要是咱们草军离开城池,那么禁军骑兵完全可以在路上把我们斩尽杀绝,这横竖也是一死,早知如此就不应该公开造反,我们反而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本来王仙芝为了起义已经准备很久,他还以为会像陈胜吴广那样席卷中原大地,不曾想到刚开始就要结束啦。

自从殷无咎把大夏国都选择在洛阳城,王仙芝的起义就永远不可能成功。

究其原因在于豫州距离洛阳近在咫尺,一旦有事朝廷马上就能知道。

况且大夏江山还没步入王朝末年,再者上任君主仁宗皇帝以爱民如子而着称,为此很多势力压根没有想要造反,反而都想拿着王仙芝的人头去赚个军功。

黄巢也没有给王仙芝太多考虑时间,他带着一万羽林骑兵包围住鄄城,后续两万羽林军很快也赶到,就连黄河以北的雄武军跟着派遣两万军队渡河南下。

五万禁军瞬间把王仙芝包围在鄄城,而他也准备死守这座城池。

喜欢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逐鹿天下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逐鹿天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